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全文
唐 / 孟郊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废瑟难为弦,南风难为歌。

幽幽拙疾中,忽忽浮梦多。

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

讼闲每往招,祖送奈若何。

牵苦强为赠,邦邑光峨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yángzǎisòngsūnxiùcái
táng / mèngjiāo

fèinánwèixiánnánfēngnánwèi
yōuyōuzhuōzhōngmèngduō

qīngyùnshǐxiàoyánxiāng
sòngxiánměiwǎngzhāosòngnàiruò

qiānqiángwèizèngbāngguāngéé

注释
废瑟:废弃的乐器。
难为:难以做到。
弦:琴弦。
南风:南方的风,象征温暖或哀愁。
难为歌:难以表达成歌曲。
幽幽:深沉而内敛。
拙疾:笨拙困顿。
忽忽:飘忽不定。
浮梦:虚幻的梦境。
啸侣:呼唤同伴。
雅言:高雅的语言。
讼闲:诉讼闲暇。
招:邀请。
祖送:送别祖先(这里可能指送别友人)。
奈若何:怎么办,难以应对。
牵苦:含辛茹苦。
强为赠:勉强赠送。
邦邑:国家和城市。
光峨峨:光彩夺目。
翻译
废弃的瑟难以再调弦,南风也无法再歌唱。
在深深的困惑与笨拙中,梦境飘忽无常。
清脆的琴声唤起同伴,优雅的话语相互应和。
在闲暇的诉讼中常常邀请他们,但离别时又该如何面对。
勉强赠送的礼物,却充满深情,使国家和城市光彩照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哀伤和无奈的情感。开篇"废瑟难为弦,南风难为歌",通过对古瑟的弦断裂与南风不可歌咏的比喻,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悲凉和创作上的困顿。"幽幽拙疾中,忽忽浮梦多"则是说在静寂而又拘泥的环境中,往往会有许多飘渺如梦的想法,这些想法难以捕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和矛盾。

接着"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表达了一种希望通过清新和谐美的声音来抒发情感,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分享这份和谐。然而"讼闲每往招,祖送奈若何"又转而表现出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于亲人离别时的无奈与哀愁。

最后"牵苦强为赠,邦邑光峨峨"则是诗人在这种情感中强行割舍,想要将自己的心意贡献出去,而那城市的光景却依旧高远而不可触及。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也表达了一种对于更大世界的向往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朝代:唐   字:东野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生辰:751~814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猜你喜欢

惜春

春事三分过二分,桃花水上觅红云。

游人浪说春归去,柳外黄鹂尚自吟。

(0)

题秦昌龄写真

动著万丈悬崖,不动当处沉埋。

弥勒八万楼阁,击著处处门开。

会得紫罗帐里事,不妨行处作徘徊。

(0)

三月十六日为某初度十九日又赵寅仲诞辰俱在岁寒堂王先生皆为之设汤饼寅仲欲往三衢雷雨大作诸兄留行置酒为寿作诗以贺

帝遣银潢一派来,日长春老起风雷。

谁知年少贵公子,俨若儒先老秀才。

共作师门汤饼客,早期庭下綵衣莱。

明朝又上柯山去,更问长生要术回。

(0)

齐家吟

齐家先正己,标准自吾身。

动息从心里,规模卫武箴。

(0)

送岷山杨道士游庐山

独鹤志万里,不肯安故林。

排翮下岷山,浩荡穷幽寻。

初来识京师,魏阙郁萧森。

讲书勤万乘,赐服照华簪。

群公作诗赠,却转清淮浔。

振策寄灵隐,采芝宿孤岑。

明月落西湖,澒洞万顷金。

遂断浙江潮,喷薄白日阴。

芙蓉满越国,耶溪秋水深。

欲追二老迹,赤城窈嵚崟。

海月入长啸,山风吹醉襟。

回桡姑孰溪,相逢慰予心。

绿发颀而长,萧洒见球琳。

共飞秋浦帆,飘若云间禽。

舍我入庐阜,烟萝极登临。

瀑布泻天来,飞雪寒涔涔。

手攀青桂枝,侧听白猿吟。

倚石读周易,临流挥素琴。

于此可忘老,身世随浮沉。

若见荆州客,为传金玉音。

(0)

题处士居

高卧太湖石,自嫌名利腥。

网罗当道路,鸿鹄出青冥。

气贮秋琴淡,心蟠古剑灵。

我来閒剧论,山鬼不须听。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