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貌森严紫翠间,犹馀风度照庾关。
却封不惧寒仙客,计叛空怜走禄山。
金镜千秋披赤胆,玉环万古锁愁颜。
峨眉山上看啼鸟,始信开元可召还。
庙貌森严紫翠间,犹馀风度照庾关。
却封不惧寒仙客,计叛空怜走禄山。
金镜千秋披赤胆,玉环万古锁愁颜。
峨眉山上看啼鸟,始信开元可召还。
这首诗通过对张曲江祠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缅怀与敬仰之情。首联“庙貌森严紫翠间,犹馀风度照庾关”以“森严”的庙貌和“紫翠间”的环境,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借“风度”二字,赞美张曲江的高尚人格与深远影响,仿佛他的精神光芒依然照亮着庾关这片土地。
颔联“却封不惧寒仙客,计叛空怜走禄山”运用对比手法,赞扬张曲江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勇气与坚定,即使在寒冷中也无所畏惧,而对那些叛乱者则充满了惋惜,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背叛的不同态度。
颈联“金镜千秋披赤胆,玉环万古锁愁颜”进一步深化了对张曲江形象的刻画,将他比作“金镜”,寓意其公正无私,光照千秋;“玉环”则象征其内心的忧愁与深沉,虽历经千年仍难以释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张曲江的品质与情感,也体现了诗人对其复杂内心世界的理解与共鸣。
尾联“峨眉山上看啼鸟,始信开元可召还”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通过“啼鸟”这一意象,暗示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人似乎在峨眉山的静谧之中,听到了鸟儿的啼鸣,这啼鸣唤起了对开元盛世的怀念,表达了对能够回到那个时代,重见张曲江风采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曲江祠的景物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菊雨凄凄江露凉,客中无酒对重阳。
去年黑发今年白,不似黄花岁岁黄。
晨光射牖,新燕子、一一穿帘飞去。
露晞鸳瓦,萧瑟风生琼宇。
香篆烟消昼永,锁深院、榴花半吐。
映绛绡、冰雪肌肤,自是清凉无暑。
浮荣何用萦怀,冷笑看、车马喧喧尘土。
地偏心远,终日何妨扃户。
一枕江南好梦,泛孤棹、轻烟细雨。
被数声、幽鸟惊回,砌下槐阴亭午。
鸳瓦霜轻,玳帘风细,高门瑞气非烟。
积厚源深,有长庚应梦,乔岳生贤。
妙龄秀发,庆谢庭、兰玉争妍。
名动缙绅,况文章政术,俱是家传。
别有阴功厚德,向东州、治狱平反。
玉函高篆,仙风道骨,锡与长年。
最好素秋新霁,对画堂、高启宾筵。
何妨纵乐笙歌,剩举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