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秋》
《初秋》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包饭腰镰洞户忙,芭蕉叶底稻田黄。

微风有意回阑暑,小雨频来作夜凉。

烟际轻舟分霁色,望中飞鹭点山光。

初秋便自宜孤客,邻舍数家都酒香。

(0)
注释
包饭:农夫准备的食物。
镰:镰刀。
洞户:简陋的房屋。
芭蕉叶底:芭蕉树下。
稻田黄:稻田成熟,金黄色。
阑暑:炎热的暑气。
小雨频来:频繁的小雨。
作夜凉:带来夜晚的凉爽。
烟际:云雾缭绕处。
轻舟:小船。
霁色:雨后的晴朗天空。
飞鹭:飞翔的白鹭。
初秋:刚进入秋季。
宜孤客:适合独自一人。
邻舍数家:附近的几户人家。
酒香:酒的香气。
翻译
农夫在包饭和收割的忙碌中穿梭于镰刀和洞穴式的房屋之间,芭蕉叶下的稻田已渐显金黄。
微风似乎有意带来一丝清凉,小雨不时降临,为夜晚增添几分凉意。
远处的天边,雨后的小舟在晴朗的天空下穿行,飞翔的白鹭点缀着山间的景色。
初秋时节,孤独的旅人倍感适宜,邻近的几家农户飘出诱人的酒香。
鉴赏

这首宋诗《初秋》是郑刚中的作品,描绘了初秋时节乡村的田园景象和生活气息。首句“包饭腰镰洞户忙”,通过“腰镰”和“洞户”形象地展示了农人收割稻谷的忙碌场景,富有生活实感。接着,“芭蕉叶底稻田黄”进一步渲染出金黄的稻田与翠绿芭蕉相映的秋日色彩。

“微风有意回阑暑,小雨频来作夜凉”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微风带来一丝清凉,小雨适时降临,为夜晚带来丝丝凉意,展现了初秋天气的宜人。诗人以景寓情,流露出对自然和谐的欣赏。

“烟际轻舟分霁色,望中飞鹭点山光”描绘了远处江面轻舟穿行,雨后天晴的景色,以及飞翔的白鹭点缀山水的画面,增添了宁静而生动的意境。

最后,“初秋便自宜孤客,邻舍数家都酒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初秋感受到的宁静与惬意,以及从邻舍飘来的酒香,传递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和人间烟火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的田园风光,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恬静与诗意,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暮春闲居示同志

避諠非傲世,幽兴乐郊园。

好古每开卷,居贫常闭门。

曙钟来古寺,旭日上西轩。

稍与清境会,暂无尘事烦。

静看云起灭,闲望鸟飞翻。

乍问山僧偈,时听渔父言。

体羸谙药性,事简见心源。

冠带惊年长,诗书喜道存。

小池泉脉凑,危栋燕雏喧。

风入松阴静,花添竹影繁。

灌园输井税,学稼奉晨昏。

此外知何有,怡然向一樽。

(0)

台州郑员外郡斋双鹤

丹顶分明音响别,况闻来处隔云涛。

情悬碧落飞何晚,立近清池意自高。

向夜双栖惊玉漏,临轩对舞拂朱袍。

仙郎为尔开笼早,莫虑回翔损羽毛。

(0)

甘露寺

寒暄皆有景,孤绝画难形。

地拱千寻崄,天垂四面青。

昼灯笼雁塔,夜磬彻渔汀。

最爱僧房好,波光满户庭。

(0)

送咸安公主

卤簿迟迟出国门,汉家公主嫁乌孙。

玉颜便向穹庐去,卫霍空承明主恩。

(0)

更漏子·其一

听寒更,闻远雁,半夜萧娘深院。

扃绣户,下珠帘,满庭喷玉蟾。

人语静,香闺冷,红幕半垂清影。

云雨态,蕙兰心,此情江海深。

(0)

生查子·其七

窗雨阻佳期,尽日颙然坐。帘外正淋漓,不觉愁如锁。

梦难裁,心欲破,泪逐檐声坠。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