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开元僧舍上方次韵舍弟二月一日之作》
《至开元僧舍上方次韵舍弟二月一日之作》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溪谷溅溅嫩水通,野田高下绿蒙茸。

和风满树笙簧杂,霁雪兼山粉黛重。

万里有家归尚隔,一廛无地去何从。

伤春故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已暮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kāiyuánsēngshèshàngfāngyùnshèèryuèzhīzuò
sòng / wángānshí

jiànjiànnènshuǐtōngtiángāoxià绿méngróng

fēngmǎnshùshēnghuángxuějiānshānfěndàizhòng

wànyǒujiāguīshàngcháncóng

shāngchūn西nánwànghuíshǒuhuāngchéngzhō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田园风光图。开篇"溪谷溅溅嫩水通"与"野田高下绿蒙茸"两句,通过对溪流和农田的生动描写,展现了春季水源充沛、植物蓬勃的景象,其中"溅溅"形容小溪的潺潺之声,"嫩水"则是新生的清澈溪水;"绿蒙茸"则形容田野中绿意盎然,一片生机。

接着,"和风满树笙簧杂"一句中,"和风"指的是春天温暖的风,"满树"则是花开满树,"笙簧杂"则形容风中的花香与自然之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发、万象更新的氛围。而"霁雪兼山粉黛重"一句,则转换了画面,描绘了一场春雪覆盖在山上的景致,其中"霁雪"指的是细小的春雪,"粉黛重"则形容雪后的山色沉静而深邃。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表达了对远方家园的思念和无处安放的心情。"万里有家归尚隔"一句中,"万里"虽是夸张之词,但充分体现出诗人对于家乡的渴望与距离感;而"一廛无地去何从"则透露出诗人面对茫茫人世,无处可去的迷茫与失落。

最后,"伤春故欲西南望"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春光的哀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而"回首荒城已暮钟"一句,则是诗人在回顾过去时,发现曾经繁华如今已成废墟,暮色中传来的是空寂的钟声,这不仅是对过往的反思,也是对现实无常的一种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家园和过去的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横山寺楞伽塔诗·其二

姑苏台畔千年土,斸作牛羊出没行。

惟有江山怀故国,五湖犹绕越东城。

(0)

南仲将至荷叶浦舟人忧鼠窃不敢宿浦下迨晓方渡闻久无荷矣

晴波绿净渺如湖,认得荷花似子都。

疑是天孙憎俗驾,急收云锦长萑蒲。

(0)

咏梅·其三

不是冲寒欲避春,古来辞富不辞贫。

高之孤竹求仁辈,卑是羊裘钓雪人。

(0)

咏史.郭汾阳女许桥神

汾阳蒲镇造浮桥,女许桥神水患消。

河渎亲家从此号,正人夫岂自兴妖。

(0)

题县圃蕴辉亭

瓦砾频年积,锄耰十辈功。

旋移低地碧,颇杂亚枝红。

对酒逢寒食,凭栏接暖风。

墙悭天自阔,堪送北飞鸿。

(0)

庆南楼居士·其四

万古南山耸翠屏,岧峣上拂斗牛星。

不随北华西崧见,要对南楼岁岁青。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