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蒲镇造浮桥,女许桥神水患消。
河渎亲家从此号,正人夫岂自兴妖。
汾阳蒲镇造浮桥,女许桥神水患消。
河渎亲家从此号,正人夫岂自兴妖。
这首宋诗《咏史·郭汾阳女许桥神》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段民间传说。首句“汾阳蒲镇造浮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汾阳蒲镇建造了一座浮桥,可能是在解决河水泛滥的问题。接下来的“女许桥神水患消”则叙述了当地女子为了消除水患,自愿许下心愿,将自己与桥神相联,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和谐的祈愿。
“河渎亲家从此号”中的“河渎”是对河流女神的尊称,“亲家”则象征着人神之间的亲密关系,表明了当地民众对这位女子的敬仰和感激。最后一句“正人夫岂自兴妖”,诗人借郭汾阳(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典故,暗示了这位女子的美德和她的行为并非出于个人私欲,而是出于公心,表达了对她的赞美和肯定。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和民间传说,寓言般地传达出对公正无私、造福一方的美德的颂扬,体现了宋诗崇尚道德教化的倾向。
巢鹊枝蜩已罢鸣,风声露气可胜清。
人谙浅濑安然度,月隔高林未肯明。
却乱宿云寻去路,渐因更鼓辨孤城。
谁知岁事关心切,翻忆冲泥傍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