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终无尽,浮生总未然。
蚤停登峻马,急系下滩船。
富贵閒方了,功名退始全。
中山千日酒,不及醒时眠。
世路终无尽,浮生总未然。
蚤停登峻马,急系下滩船。
富贵閒方了,功名退始全。
中山千日酒,不及醒时眠。
这首诗《知休堂》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与世事的深刻洞察。
首句“世路终无尽”,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道路漫长且无止境,暗示了追求与探索的永恒性。接着,“浮生总未然”一句,以“浮生”比喻短暂而变幻莫测的人生,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不确定性。
“蚤停登峻马,急系下滩船”运用生动的比喻,将人生比作骑马登山或乘船过河,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与目标的过程中,应适时调整步伐,避免过度急躁或过于迟缓,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富贵閒方了,功名退始全”则进一步阐述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富贵与功名虽是许多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但真正的满足与幸福往往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即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能够适时退一步,享受闲适与宁静。
最后,“中山千日酒,不及醒时眠”以酒喻人生,中山千日酒象征着长久的欢愉,但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清醒时的安眠,即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感。这不仅是对物质享受的反思,更是对精神层面追求的强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道路、追求与满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平静与满足的向往。
君不见先君往在康定中,奉诏经略河西戎。
大顺胡芦尽耕稼,贼书不到秦关东。
边人咸识侍中子,至今犹说将军似。
给事文武龙图贤,大冯小冯安足言。
龆年书传有肝胆,二十起家车槛槛。
蛟龙云雨时可用,麒麟图画功非晚。
况闻驰传厌山谷,顷时河陇严飞挽。
朝廷属休兰会兵,秦人倚庆为长城。
时平斥候正须远,军闲留田未宜轻。
东风浩浩吹榆柳,相劝西城古原酒。
班春曷不问遗老,先公远谋尚多有。
女郎山下万貔貅,部曲肥马身轻裘。
比曹赏肠饱无用,谈话岂得希封侯。
赵边今日须李牧,士无超距姑食肉。
穷邦无以糊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
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
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
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
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
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
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
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
君不见玉川月蚀诗律难,不独虾蟆遭骂弹。
凭陵百怪付公等,青天蜀道宁容攀。
它时邹湛名亦好,常在我知因岘山。
俶装理蜀柁,长啸下吴天。
摩挲乌牛石,三系春江船。
结绶昨去国,力田未逢年。
初看飞舄来,皆谓令尹贤。
再看泥轼归,日谒刺史前。
抱才宜为邦,郁抑顾莫宣。
遇合会有时,此行定腾骞。
圣人坐斋居,群公拱御筵。
召见渤海龚,拜谢胪句传。
归乘厩吏车,五马应翩翩。
浮云淡高天,清雨洒广庭。
池馆飒以凉,始知秋气生。
蒲荒叶乱委,荷折盖已倾。
微风经草木,猎猎有寒声。
炎蒸岂得久,四时相代更。
当暑思折胶,纤絺不为轻。
冬复念裘褐,乃与寒暑争。
谁能安天运,伤哉世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