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笔多生习气牵,老来经呗亦随缘。
何妨偶入东坡梦,未害闲依北固禅。
万里波涛凭槛语,一山风雨并窗眠。
未甘白首尘埃地,更约相逢二十年。
诗笔多生习气牵,老来经呗亦随缘。
何妨偶入东坡梦,未害闲依北固禅。
万里波涛凭槛语,一山风雨并窗眠。
未甘白首尘埃地,更约相逢二十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与昙秀师别垂二十年而后相会于金山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诗笔多生习气牵”表明诗人年轻时的创作习惯影响着他,而“老来经呗亦随缘”则流露出他晚年对佛教生活的顺应自然的态度。接着,“何妨偶入东坡梦,未害闲依北固禅”借苏东坡的意象,表达自己在闲暇时也会向往禅宗的生活,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万里波涛凭槛语,一山风雨并窗眠”描绘了诗人与昙秀师共处的场景,即使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他们也能在对话中找到宁静,甚至在风雨声中安然入睡。最后一句“未甘白首尘埃地,更约相逢二十年”表达了诗人不甘于世俗生活,希望与朋友再次相聚的心愿,对未来相聚的期盼之情跃然纸上。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友情的坚守,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三月廿八雪,十月十九雷。
日官起历失气朔,深春为腊冬为梅。
衣巾暄淑糁白醭,研席昏湿凝青埃。
阶头蠢䏰上未已,阵阵送雨千峰来。
水乡种早场已筑,山乡种晚镰方催。
漏天未信解晴否,低田芽茁高田摧。
老农一饱不自保,愁面百摺何当开。
君不见太史局申十月雷,麦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