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马长安坐晓凉,忆君曾接旧鹓行。
北来宫殿千门月,东去关山满路霜。
柳氏家传唐训法,班生世有汉文章。
竹林花径经年别,应向春宵梦玉堂。
歇马长安坐晓凉,忆君曾接旧鹓行。
北来宫殿千门月,东去关山满路霜。
柳氏家传唐训法,班生世有汉文章。
竹林花径经年别,应向春宵梦玉堂。
此诗《送杨志仁宪副之山东》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歇马长安坐晓凉”,描绘出送别场景的宁静与清冷,长安城中,晨光初现,诗人与友人在此稍作停留,心境平和,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接下来,“忆君曾接旧鹓行”一句,表达了对友人过去共事的美好回忆,暗示两人曾并肩作战,共享荣光。
“北来宫殿千门月,东去关山满路霜”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长安的繁华与友人即将前往的山东的边塞景象进行对比,既展现了两地的不同风貌,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与担忧。
“柳氏家传唐训法,班生世有汉文章”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赞美友人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如同古代文人学者一般,传承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敬佩之情。
最后,“竹林花径经年别,应向春宵梦玉堂”两句,以竹林、花径、春宵、玉堂等意象,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在远离喧嚣的旅途中,能够找到心灵的归宿,如同在梦中漫步于华丽的殿堂,充满诗意与浪漫。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友情、学问、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充赋名今遂,安亲事不违。
甲科文比玉,归路锦为衣。
海运同鹍化,风帆若鸟飞。
知君到三径,松菊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