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
《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霜乾木落爱秦川,兴发身轻逐鸟翩。

贪看暮山忘远近,强陪归客更留连。

貂裘犯雪观形胜,骏马随鹰抟野鲜。

为问南溪李夫子,壮心应未逐流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éngniántóngsòngcuīguīèrshàngkǒuzhàn
sòng / shì

shuāngqiánluòàiqínchuānxīngshēnqīngzhúniǎopiān

tānkànshānwàngyuǎnjìnqiángpéiguīgèngliúlián

diāoqiúfànxuěguānxíngshèngjùnsuíyīngtuánxiān

wèiwènnánzhuàngxīnyìngwèizhúliúniá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狩猎的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和壮志未减的寄托。诗人以鲜明的画面勾勒出季节更替与心境交融的情感体验。

"霜乾木落爱秦川,兴发身轻逐鸟翩。"这两句通过对枯黄树木和轻盈身体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狩猎时的喜悦心情,以及追随猎鹰的自由自在。

"贪看暮山忘远近,强陪归客更留连。"诗人沉醉于傍晚时分的山色,不再计较远近,同时也表现了对即将离去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貂裘犯雪观形胜,骏马随鹰抟野鲜。"这两句描绘了狩猎的壮丽场面和诗人骑乘骏马追逐猎物的情景,其中貂裘(貂皮衣)犯雪,强调了狩猎的豪迈气概。

"为问南溪李夫子,壮心应未逐流年。"最后两句则是对李彭年的问候,表明尽管岁月流转,但李氏的壮志和热情依旧如昔日一般。

整首诗通过狩猎这一活动,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起来,展现了诗人旷达豁然的心境,以及对友谊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朮黄精三本二绝·其二

老僧似识众生病,久在山中养药苗。

白朮黄精远相寄,知非象马费柔调。

(0)

再和十首·其十

歌舞留宾意自多,华灯数问夜如何。

白头病客无才思,惯卧茅檐长薜萝。

(0)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其四

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

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

奇穷少成事,饱暖未应早。

愿输橐中装,田家近无报。

平生百不遂,今夕一笑倒。

它年数亩宫,悬知迫枯槁。

(0)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其九

佳句近参风雅,微词间发离骚。

窃欲比君庾信,莫年诗赋尤高。

(0)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引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为赋三首·其二

虚室无寻丈,青山有百层。

回峰看不足,危石恐将崩。

听法来天女,依岩老梵僧。

须弥传纳芥,观此信还曾。

(0)

句·其二

洗竹放教风自在,傍溪看得月分明。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