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舶干陈祥卿挽词二首·其二》
《舶干陈祥卿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与我生同月,君鞭著便先。

艰难期用大,植立想无前。

功在通闺近,身随荐墨颠。?然怨此世,非止故人怜。

(0)
鉴赏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陈祥卿的深切哀悼与敬意。诗人以“与我生同月”开篇,巧妙地将逝者与自己置于同一时间线上,强调了共有的生命起点,营造出一种命运相连的情感氛围。接着,“君鞭著便先”一句,既是对逝者早逝的惋惜,也暗含了对其才华与成就的肯定,仿佛他的人生轨迹如同疾驰的马鞭,迅速而耀眼。

“艰难期用大,植立想无前”两句,进一步赞扬了陈祥卿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大志与坚定立场,暗示他在社会变革或个人挑战面前,能够挺身而出,不畏艰难,树立起难以超越的形象。这种精神品质,是作者对他最深的敬佩所在。

“功在通闺近,身随荐墨颠”则从侧面描述了陈祥卿的贡献与影响。通过“通闺近”和“荐墨颠”的对比,既体现了他在社会关系中的影响力,又描绘了他为事业付出的辛劳与牺牲。这里的“荐墨颠”,可能是指书写推荐信件或文书时的辛劳,或是比喻为在知识传播与社会交往中所付出的努力。

最后,“怨此世,非止故人怜”表达了对逝者遭遇的不平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对陈祥卿离世的遗憾,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认为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位挚友,更是失去了一个能够带来正面改变的力量。这种情感的深度,使得挽词不仅仅停留在对逝者的哀悼上,更触及了对时代与人性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展现了对陈祥卿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是一首既有哀思之情,又富含哲理思考的作品。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太师陈文恭公挽词·其一

日者更皇化,公来辅圣能。

无心殊辙混,不作众波澄。

举国材真相,他年了中兴。

天如遗一老,人亦望三登。

(0)

句·其十一

青山如故情非故,芳草唤愁诗遣愁。

(0)

句·其六

月白玄猿哭,更残络纬悲。

(0)

桃李公门者,将芜胡不归。

(0)

吴参政炎溽帖赞

公以四□,近事三朝。绝识岩峣,心画以昭。

帖出于近世抚臣之家,又得以记先友于尝僚也。

(0)

薛道祖秘阁诗帖赞

中秘法书之积,自淳化至于崇观富矣,而未加别也。

翰墨博雅之能,自刘米逮于道祖著矣,而未多阅也。

伯牙之珍,百世知音。

伟奇能之表表,本和乐之愔愔。

予尝叹太平之盛际,士大夫可以尽其好尚之心,盘薄时清,彷徉书淫。

彼何预于帝力,殆有类乎鱼鸢之在天渊,各自得以遂其高深也。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