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十首·其十》
《再和十首·其十》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歌舞留宾意自多,华灯数问夜如何。

白头病客无才思,惯卧茅檐长薜萝。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再和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中描绘了主人热情款待宾客,以歌舞助兴,直至深夜的情景。然而,诗的后两句转而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感慨:作为一位年老多病、才华未展的隐士,他习惯于独居在简陋的茅屋之中,与周围的藤蔓植物为伴。这种对比鲜明的描绘,既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愉,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淡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活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以及诗人对这两种生活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悼亡室陈孺人五首·其三

生前每恐白头吟,一病方知结发心。

半载累卿眠食废,更从何处答情深!

(0)

抱儿行

健卒径入民家住,鸡犬不存谁敢怒。

三岁幼儿夜啼饥,天明随翁采薯芋。

采未盈筐翁未归,儿先归来与卒遇;

抱儿将鬻远乡去,手持饼饵诱儿哺。

儿掷饼饵呼爹娘,大声哭泣泪如雨;

邻人见之摧肝肠,劝卒抱归还其妪。

妪具酒食为卒谢,食罢咆哮更索赂;

倘惜数金赎儿身,儿身难将铜铁锢。

此语传闻遍诸村,家家相戒谨晨昏;

骨肉难甘生别离,莫遣幼儿乱出门。

(0)

古树·其二

移借岛中寓,移植岛中树;

跨城以为梯,撤屋以为路。

若道家在岛,忍招邻里怒;

若道岛非家,花木岂忍务!

念此弹丸地,颠危在旦暮;

一移此中来,再移何处住?

譬之群燕雀,屋下安相哺;

突决栋宇焚,懵然罔知惧。

(0)

独醒

人于天地间,号为万物灵。

祸福所倚伏,贵在睹未形;

未形众所忽,而我偶独醒。

彼醉醉视我,我言讵足听;

彼醉醒视我,我乃眼中钉。

徒令明哲士,劝诵金人铭。

交态阅历遍,何殊水上萍;

顷刻聚还散,风来不得宁。

昔者阮嗣宗,率意辙靡停;

当其路穷处,哭声震雷霆。

道傍人大笑,何事太伶仃!

寸心不相踰,双眼几时青。

拟作哭笑图,张之堂上屏。

(0)

次韵酬曾汝泉秀才·其四

直捲银河倒地流,如君诗笔已凌洲。

敢因科第居先达,合把文章让上头。

人为江山思管、乐,我欣萍水识应、刘。

蓬门有约呼僮扫,莫学高人径不由。

(0)

捒中感事·其五

书空咄咄只心知,大雅真难只手持。

当局何尝轻竖子,此生原不合时宜。

农桑课俗都成画,风雨怀人祗赋诗。

珍重宰官推毂意,诸君何术起疮痍!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