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借岛中寓,移植岛中树;
跨城以为梯,撤屋以为路。
若道家在岛,忍招邻里怒;
若道岛非家,花木岂忍务!
念此弹丸地,颠危在旦暮;
一移此中来,再移何处住?
譬之群燕雀,屋下安相哺;
突决栋宇焚,懵然罔知惧。
移借岛中寓,移植岛中树;
跨城以为梯,撤屋以为路。
若道家在岛,忍招邻里怒;
若道岛非家,花木岂忍务!
念此弹丸地,颠危在旦暮;
一移此中来,再移何处住?
譬之群燕雀,屋下安相哺;
突决栋宇焚,懵然罔知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特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诗人将一座小岛上的树木和住所进行了异想天开的改造,仿佛将它们当作梯子和道路,以达到某种目的。他提出了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认为道家的精神在岛上,那么不应引起邻居的不满;但如果岛并非真正的家,又怎能对花草树木置之不理呢?
诗人感叹小岛的脆弱和不稳定,担心一旦变动,无处可去。他以燕雀比喻人们,他们在屋檐下相依为命,但未预见灾难的来临。最后的警句揭示了生活的不确定性,以及面对变化时的迷茫与恐惧。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表达了对生活变迁和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明末清初诗人卢若腾的独特视角和人文关怀。
众壑结苍翠,一峰淩紫云。
传云昔达人,于此避垢氛。
山空无鹤驭,石老空苔纹。
之子构草堂,长年慕清芬。
松风夜谡谡,萝月秋纷纷。
种木缘古崖,翻书落香芸。
门无俗客到,榻许山人分。
兹晨鸰鹗荐,远谢麋鹿群。
为赴苍生期,奚惭北山文。
公馀睇旧隐,云气还氤氲。
薛生三凤世所稀,荀氏八龙殊绝奇。
郭家兄弟称五雁,孝友尤为人共推。
当时八月惊飙起,五雁分飞隔空水。
十月天清五雁归,相呼相唤芦花里。
我识郭家五弟兄,早学书诗俱令名。
开图见雁发深感,万里长江无限情。
我今试与五雁语,从兹休落潇湘去。
潇湘水深多网罟,明年花发玉阶春。
玉阶鸳鹭多如云,愿汝飞去同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