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天之浸不可灭,焦石之烈不可绝。
香炉峰头按羽节,满山桃花满湖月。
稽天之浸不可灭,焦石之烈不可绝。
香炉峰头按羽节,满山桃花满湖月。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通过“稽天之浸”、“焦石之烈”等夸张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宏伟与力量。接着,“香炉峰头按羽节”一句,将自然景观与道教仪式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满山的桃花与满湖的明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与动态感,更寓意着生命的美好与宇宙的和谐。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超然境界的向往。通过梦境的描写,诗人仿佛与庐山的灵性世界产生了深层次的连接,使得作品充满了神秘与哲思。在艺术表现上,此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
十里云边寺,重驱千骑来。
天形欹野尽,江势让山回。
园竹浓成幄,楼钟近殷雷。
斜阳归鞅促,飞盖冒轻埃。
解龟淮阳区,浮鹢暮春月。
州民拥前道,重为使君别。
尊酒却略跪,丝管参差发。
共谓君此行,宠命焕朝节。
进伏丹泥戺,勉之奋芳烈。
使君惭且嗟,处躬素衷拙。
虽尔荷赐环,安敢冀荣辙。
顿首谢上毕,行当避时杰。
愿移邦人爱,孤根保勿伐。
西郊一超忽,祠节暂踟蹰。
天迥欹临野,河长侧贯都。
飞廉披苑路,南斗抱城隅。
填堑时休猎,栖粮户免租。
虎归仍习圈,凤下稍依梧。
池岸斜联籞,宫楹上集胡。
慎斋虽有属,胜践未云孤。
雾里过仙市,轮边认佛图。
柽杨閒对偃,鸧鸹静相呼。
牧罢林将暝,樵归径自纡。
有怀摛镂管,何苦促骊驹。
壮思飘然发,知君颜谢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