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北州老翁荅》
《代北州老翁荅》全文
唐 / 张谓   形式: 古风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徵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士。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0)
注释
负薪:背柴。
老翁:老人。
北州:北方的州县。
乡关:故乡。
生客愁:客居他乡的忧愁。
黄沙:战场。
死:死亡。
小儿:小儿子。
新长成:刚刚长大。
徵兵:征召士兵。
零落:分散。
伶俜:孤单。
乡士:乡土之人。
多子孙:子孙众多。
辛苦:艰辛困苦。
天子:皇帝。
尊武臣:尊崇武将。
胡尘:外族侵扰。
中国人:中国百姓。
翻译
背柴的老翁要去北方州,北望故乡心中充满忧愁。
他自言有三个儿子,已有两人在黄沙战场上亡故。
现在的小儿子刚长大,听说明年又要征兵入伍。
深知这次离别后定会分散,不能一同生死共患难。
他把田地房屋都借给邻里,无奈地离开乡土之人。
活着本希望子孙众多,谁知战争带来更多的辛酸。
近日传闻皇上尊崇武将,强兵出征只为平息胡尘。
安定边境本该有长远之计,何必让中国百姓流离失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翁背负薪草前往北方边塞的悲凉景象。诗人通过老翁的口述,表达了对国家频繁征兵和战乱带来的无尽哀伤与辛酸。老翁失去了两个儿子,唯有幼子尚存,但明年又将面临征召,这种家庭与生离死别的痛苦是无法逃避的。

诗中“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两句,表达了老翁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无比的悲哀和无奈。他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家人一个接一个地被战争带走,而自己却不能与他们一起生活或死亡。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士”则是老翁在生命最后阶段所做出的安排,他不得不将自己的田产和房屋托付给邻里,以求得一份安稳。而这也反映出他内心的无助与孤独。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两句,则是老翁对传统观念的一种反思。古人常认为多子多福,但对于这个老翁而言,他所遭受的痛苦远超乎他所追求的福祉。

最后,“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则是对现世政治的一种批评与无奈。诗中提到皇帝重用武将,军队强大,但这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和平,而是一次次的征战和流离失所。

整首诗通过一个普通百姓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性、家庭与社会的破坏,以及人民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张谓

张谓
朝代:唐   字:正言   籍贯:河内(今河南沁阳市)

张谓(生卒年不详),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唐朝诗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生平散见《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四。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猜你喜欢

秋夜燕山旅舍偶成寄林致和

花漏无声海月阴,小窗灯火夜沈沈。

出师表动英雄志,征伐书移慷慨心。

边塞雪深迷小草,关河秋老见乔林。

不须更论江南事,击剑长歌且漫斟。

(0)

雨中遣兴二首·其一

黯黯阴阴没大荒,髑髅无语剑生芒。

青山有梦客千里,明月故人天一方。

鹿走平原沙莽莽,龙飞沧海雨浪浪。

相望多少相思意,倚遍危楼尚慨慷。

(0)

次申屠子迪韵四首·其三

海国秋风劲,江城暮雨昏。

浮云低月峡,戍鼓殷雷门。芳草何年歇?

青山亘古存。光阴如过客,吾道底须论。

(0)

庆寿寺二首·其一

宝刹都城内,今朝旷野中。

浮图瞻宝志,书记忆刘聪。

画屋烟花绕,青松雨露浓。

徘徊增感慨,历落问英雄。

(0)

素梅五十八首·其四十五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0)

解红

叹嗟浮世。被荣华、驱策名和利。人人斗作机心起。

百般奸计。嫉妒愈增侥巧重,生俱相效皆贪爱。

何曾停住常若是。各衒女夸男孙奉侍。

更酒迷歌惑望长遂。

还知七十应难值,便百年限来,无有推避。

早早悟、前途不如意。急回头便许,脱了生死。

投玄访妙,搜微密察幽秘。

管取自然,神气双全分明见,元初个、真真圆性,诚恁似。

玉貌琼颜奇又异。莹宝光、瑶彩吐祥瑞。

金丹结就虚空萃,处清静,大罗天上仙位。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