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峰峦罨画新,地偏无处著红尘。
人间空有烟霞想,林下谁于鹿豕亲。
老木月寒猿啸夜,落花风暖鸟啼春。
静中契得长生术,肥遁何妨学隐沦。
面面峰峦罨画新,地偏无处著红尘。
人间空有烟霞想,林下谁于鹿豕亲。
老木月寒猿啸夜,落花风暖鸟啼春。
静中契得长生术,肥遁何妨学隐沦。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远离尘嚣的山居图景。首句"面面峰峦罨画新",以生动的比喻赞美山峰如画卷般美丽,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新鲜与生机。"地偏无处著红尘"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僻静,暗示这里超脱世俗的喧嚣。
颔联"人间空有烟霞想,林下谁于鹿豕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感叹现实中人们虽然向往烟霞般的理想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亲近自然。"鹿豕亲"暗指与动物和谐相处,回归淳朴的生活方式。
颈联"老木月寒猿啸夜,落花风暖鸟啼春"通过描绘夜晚的冷月和猿猴的啸声,以及春天的落花和温暖的微风中鸟儿的鸣叫,营造出山中四季变换的宁静氛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韵律的深刻感受。
尾联"静中契得长生术,肥遁何妨学隐沦"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认同,认为在静谧的山林中可以领悟到长生不老的秘诀,暗示他愿意效仿古代隐士,过上淡泊名利的隐居生活。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生活的乐趣,流露出诗人对尘世的疏离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京都士如云,一见知好修。
未尝广文饭,已替肉食谋。
炎门耻曳裾,漫郎肯从游。
惊座吐倔奇,倚麈觉我羞。
穷边人惮之,长笑驱行舟。
远烽乱夕烟,戎马骄高秋。
清野空子衿,丛棘荒半流。
此去欲何之,幕府应拔尤。
吾道岂空谈,取胜在一筹。
献馘早归来,平步班瀛洲。
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
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
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
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
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
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
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