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
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
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
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
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
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
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
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
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
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
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
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
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的景象,诗人在闽江之上,感慨于白发和岁月的流逝。诗中的“几度过中秋”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伤,而“曾见玉塔卧寒流”则是对往昔美好景象的回忆。“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中的“皎皎冰轮”形容了明亮而清澈的月亮,诗人似乎在追寻超脱尘世的境界。
“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一句,通过高处望下去观察人间的景象,展现出一种俯瞰世界的广阔视野。接着,“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可能是在提醒读者要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而“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则描绘了一场欢快的宴饮场景。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欢愉中,诗人也表现出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中的“不管风摇仙掌”似乎是在说即使面对未来的变数,也要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而最后一句“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终将逝去的担心,以及在这种时候,对于其他事务的无关紧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间欢乐场面的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海棠浅插金壶水,短笋穿苔突鸦觜。
飞尽杨花困正多,壁间尘阁閒焦尾。
屏山迸落云母光,砚池黑点龙煤香。
朱帘捲春春不住,绿阴满院生微凉。
冰弦零落疏飞雁,有美人兮不相见。
新愁无赖上双眉,写入薰风白团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