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崦里桃花》
《崦里桃花》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

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āntáohuā
táng / kuàng

yāntáohuāféngguānlínjiānxìngluòxiāntán

lǎorénfāngshòushàngqīngtīngshānyuèhán

翻译
在山崦深处遇见了女道士,林间杏花飘落仿佛落在仙人的坛前。
一位年迈的老人正在传授高深的上清经文,夜晚在山中听闻仙人般的步虚声,月色寒冷而寂静。
注释
崦里:山崦深处。
桃花:盛开的桃花。
女冠:女道士。
林间:树林之间。
杏叶:杏树的叶子。
落仙坛:飘落在似仙人的坛前。
老人:年老的人。
方:正。
授:传授。
上清箓:高深的道教经书。
夜:夜晚。
听:聆听。
步虚:仙人行走时的轻盈脚步声。
山月:山中的月亮。
寒:寒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崦里桃花逢女冠”展现了诗人在山中偶遇一位着女冠的仙女,她可能正于桃花盛开之地修炼或漫步。"林间杏叶落仙坛"则描绘了一片神奇的林间,杏叶飘零,似乎有一处隐秘的仙坛。

“老人方授上清箓”这句透露出诗中有位仙风道骨的长者正在传授一门名为“上清”的仙法或咒语。"夜听步虚山月寒"则表达了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踏着月色,在虚无缥缈的山间漫步,感受着那份超凡脱俗的寂静与清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仙境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永恒之境的向往。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和徐魏叔见寄三绝·其三

独向心源识背趋,岂于身外较精粗。

凄其下视人间世,朝市区区地一夫。

(0)

次韵竹窗兄欲死叹

人生天地閒,所患在身死。

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

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

厥初天赋性,未始分贤鄙。

贤鄙何由分,由自全自毁。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不问身死生,谁论时泰否。

纷纷蒙昧徒,知有外物尔。

富贵苟可图,遑恤理如彼。

求容足称香,丧志手落匕。

本心不复存,蹠寿何足美。

我兄竹窗兄,劲节修竹倚。

一病二十年,坐受五贼使。

题斋曰委顺,无怨当没齿。

闻兄赋欲死,我方疑所以。

及观欲死辞,终亦委顺矣。

委顺则心安,长须此心理。

(0)

次儿瀹以诗四首道各意因两用其韵·其三

富贵碧筒醉,褦襶火伞来。

何如溪山曲,一笛吹寒梅。

(0)

四月十一日与妇小酌玉莲花前有感

西湖西山坡,水乐洞之侧。

有池当轩绿,有花当夏白。

风润脉柔茎,午芳擅正色。

方来玉八瓣,圆中珠一的。

曾携真率杯,相看契清阒。

主人自城居,付与乘閒客。

回头一十年,今日为何日。

窗前小盆池,又见此花发。

花于我何心,我见花自恻。

老妻颇解事,一笑复太息。

胡为不自知,君已八十一。

洛阳白牡丹,杨家红芍药。

魂梦且不到,何独□怀昔。

□□垂头答,风雨天昏黑。

(0)

季秋入城郡人迎鲍王有感

满城呵道涨黄尘,仪卫森严亚玉宸。

幕帟游魂勋阀旧,鼓笳杀气谱家新。

西风儿戏知何世,末俗民心只有神。

兀坐僧窗增感慨,梁公已矣更谁人。

(0)

次韵邑宰徐何慊出示所作五首·其四

锦制丈高底怕伤,手挥烦热坐清凉。

豁开心上平明镜,看破人间戏散场。

县里方将客醉白,台端只怕趣催黄。

梅花本是酸寒物,终累他年铁石肠。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