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已老自宜休,误别云山岁几周。
疏远骤依双凤阙,清贫仅剩一貂裘。
与人不偶缘方凿,于世无求类直钩。
何日张帆旋故国,坐呼明月醉江头。
寸心已老自宜休,误别云山岁几周。
疏远骤依双凤阙,清贫仅剩一貂裘。
与人不偶缘方凿,于世无求类直钩。
何日张帆旋故国,坐呼明月醉江头。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次韵李子建怀归》。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和对已经逝去青春岁月的感慨。
“寸心已老自宜休,误别云山岁几周。”这里诗人自述年华渐老,对于自己在外漂泊多年的时光有着深刻的体会。"云山"常用来比喻远方或遥远的地方,这里代表了诗人的故乡。"岁几周"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迷茫和不解。
“疏远骤依双凤阙,清贫仅剩一貂裘。”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目前的生活状态,"疏远骤依"形容环境的荒凉和自己与外界的隔绝。"双凤阙"可能是指宫阙或高楼,象征着辉煌的过去。"清贫仅剩一貂裘"则表明诗人目前的生活清贫,只有薄薄的一件貂皮大衣可以御寒。
“与人不偶缘方凿,与世无求类直钩。”这两句传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超然物外的情怀。"与人不偶"表明与他人难以相合,"缘方凿"可能是指命运的不公或是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与世无求"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尘世的淡泊,不再有所追求。
“何日张帆旋故国,坐呼明月醉江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渴望。"何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张帆旋故国"则是对归家的强烈愿望。"坐呼明月醉江头"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景,诗人希望在家乡的河畔,以酒醉月下,享受自然之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故土和青春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归家的复杂情感。
仙家洞天三十六,地脉独数华阳灵。
我师佩印主其所,雾阁云窗常不扃。
支铛玄夜煮白石,飞檄白书鞭轰霆。
茅君礼罢月如水,控鹤直入秋冥冥。
玉皇闻师司下土,召赴弥罗紫霄府。
命临真境向蓬莱,玉佩霞琚绾簪组。
旧游为别今几春,时忆家山魂梦苦。
危峰飞瀑正当门,閒却长桥跨溪浒。
郭熙画手称良工,运毫命意趣不穷。
当年应预写句曲,深林邃壑何其同。
我师得此如拱璧,索我开图着诗笔。
赋诗看画思飘飘,何须更蹑王乔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