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士如云,一见知好修。
未尝广文饭,已替肉食谋。
炎门耻曳裾,漫郎肯从游。
惊座吐倔奇,倚麈觉我羞。
穷边人惮之,长笑驱行舟。
远烽乱夕烟,戎马骄高秋。
清野空子衿,丛棘荒半流。
此去欲何之,幕府应拔尤。
吾道岂空谈,取胜在一筹。
献馘早归来,平步班瀛洲。
京都士如云,一见知好修。
未尝广文饭,已替肉食谋。
炎门耻曳裾,漫郎肯从游。
惊座吐倔奇,倚麈觉我羞。
穷边人惮之,长笑驱行舟。
远烽乱夕烟,戎马骄高秋。
清野空子衿,丛棘荒半流。
此去欲何之,幕府应拔尤。
吾道岂空谈,取胜在一筹。
献馘早归来,平步班瀛洲。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昴英所作,名为《送荆门王广文之官》。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王广文赴任荆门时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句“京都士如云,一见知好修”描绘出京都人才济济,且诗人与王广文一见如故,关系匪浅。接下来,“未尝广文饭,已替肉食谋”表明尽管尚未享受过丰盛的宴席,但已经开始为日后的美味生活做打算。
“炎门耻曳裾,漫郎肯从游”则写出了王广文对仕途的羞涩之情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决心。紧接着,“惊座吐倔奇,倚麈觉我羞”描绘出诗人对友人的才华感到震惊,同时也感到自愧弗如。
“穷边人惮之,长笑驱行舟”表达了边塞上的人们对于王广文的敬畏,以及诗人以宽容的心态送别。随后,“远烽乱夕烟,戎马骄高秋”则描绘出边疆战事频发的紧张氛围。
“清野空子衿,丛棘荒半流”写出了诗人内心对于王广文前路艰辛的担忧。接下来的“此去欲何之,幕府应拔尤”表达了对友人未来职位升迁的美好祝愿。
最后,“吾道岂空谈,取胜在一筹”和“献馘早归来,平步班瀛洲”则展现出诗人对于王广文能够取得成功的坚信,以及期待他能早日凯旋,实现事业上的平步青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美好未来的祝福。
羲之趁姿媚,鲁公尚气节。
黄家妙画兼数体,圜转之中有卓绝。
天涯明日一阳生,茅斋孤坐昼掩门。
有客袖示三四纸,如睹天上五色云。
嗟余老矣岂能事书法,有会心处赏之不能辍。
此书当与造化侔,生意浩然不可遏。
九月菊偏与秋霜宜,六月不受炎暑欺。
秋霜似同君子操,岁寒相遇长相好。
暑不与贞士谋,杨燥怒煌如相仇。
要之二菊所遭有难易,夏居其难秋若居其易。
君不见当年秦焰焦中州,儒坛处处同荒丘。
独余商山老人在,高卧林泉节不改。
平生不识咸阳门,晚随币聘来汉京。
欲兴诗书谈王道,再使风俗还归治古淳。
我评此花似此老,傲暑凌寒无不可。
种之阶庭今几年,我自识花花识我。
粤从夏五开敷到残秋,更与黄花为辈俦。
嗟哉黄花非辈俦,老行难逐少年游。
此菊当为菊中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