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师崇戒求赞》
《小师崇戒求赞》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赞

似即疏,比仍失。廓尔空,皎然日。顾丹青,写容质。

谁使之,省寻觅。

(0)
鉴赏

这首诗《小师崇戒求赞》由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艺术与现实、自然与心灵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似即疏,比仍失。” 开篇以“似”字引出对事物表象与内在本质之间关系的探讨,指出事物的表面相似并不能完全代表其本质,需要深入理解才能把握其真谛。接着,“比仍失”进一步强调了比较在认识事物时的局限性,暗示了只有超越表面相似与比较,才能触及事物的核心。

“廓尔空,皎然日。” 这两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空”与“日”作为精神境界的象征。“廓尔空”意味着广阔的虚空,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纯净;“皎然日”则比喻明亮的太阳,象征着真理的光明与照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自由与真理追求的向往。

“顾丹青,写容质。” “丹青”是中国传统绘画材料,此处借指艺术创作。诗人在这里提到艺术作品(“丹青”)能够描绘出事物的外在形态(“容质”),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它能否传达出事物的内在精神与本质。

“谁使之,省寻觅。” 最后两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是谁赋予了艺术作品以生命?是艺术家的创造,还是作品本身蕴含的真理与情感?这引发了对艺术创作动机与目的的深思,同时也暗示了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能引发观者内心的共鸣与探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艺术与现实、自然与心灵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真理、自由与艺术价值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对艺术的赞颂,更是一次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哲学探索。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四时月·其一

春月如处女,皎皎暮云间。

婵娟不自衒,欲见乃许难。

春云多变态,玉貌长端端。

封姨扫尘匣,略与幽人看。

(0)

吏隐宜春郡诗十首·其十

吏隐宜春郡,素飧诚有馀。

政声惭遂霸,文藻谢严徐。

使节分铜虎,仙庐秘石渠。

君恩殊未报,不敢赋归欤。

(0)

木兰花慢·其一中秋

属三秋正半,暮云敛、月舒圆。

误惊鹤鸣皋,栖乌绕树,魑魅惊旋。

寻常对三五夜,纵清光、皎洁未精妍。

须是风高气爽,一轮绝后光前。无偏。

故国迢迢,千万里、共婵娟。

但陟屺瞻驰,高楼念远,宁不凄然。

天涯更新雁过,□哀嗷、出塞影联翩。

空俾骚人叹羡,向隅耿耿无眠。

(0)

生查子·其六

五月到盘洲,照眼红巾蹙。

句引石榴裙,一唱仙翁曲。

藕步进新船,斗楫飞云速。

此际独醒难,一一金钟覆。

(0)

水调歌头·其二中夏望前一夕步月

如此好明月,梅里自来无。

炎云溽雾收尽,宇宙一冰壶。

浅濑乍分随合,清影欲连还断,滉漾玉浮图。

风物庾楼似,秋思欠菰蒲。醉魂醒,尘骨换,我非吾。

琼箫紫凤何许,风露足清都。

君看流光多处,缥缈澼洸人立,白与藕花俱。

只恐姮娥妒,凉透粟生肤。

(0)

水调歌头·其一送曹侍郎归永嘉

四海止斋老,百世水心翁。

都将不尽事业,付与道俱东。

气脉中庸大学,体统采薇天保,几疏柘袍红,千仞倚寥碧,一点驾归鸿。

扈江蓠,贯薜荔,制芙蓉。

午桥绿野深处,心与境俱融。

搏控乾坤龙马,簸弄坎离日月,苍鬓映方瞳。

只恐又催诏,飞度橘花风。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