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兰花慢·其一中秋》
《木兰花慢·其一中秋》全文
宋 / 洪皓   形式: 词  词牌: 木兰花慢

属三秋正半,暮云敛、月舒圆。

误惊鹤鸣皋,栖乌绕树,魑魅惊旋。

寻常对三五夜,纵清光、皎洁未精妍。

须是风高气爽,一轮绝后光前。无偏。

故国迢迢,千万里、共婵娟。

但陟屺瞻驰,高楼念远,宁不凄然。

天涯更新雁过,□哀嗷、出塞影联翩。

空俾骚人叹羡,向隅耿耿无眠。

(0)
注释
三秋:指秋季。
暮云:傍晚的云彩。
鹤鸣皋:鹤在沼泽地鸣叫。
婵娟:明亮的月亮。
陟屺:登高望远。
天涯:天边。
新雁:刚南飞的雁。
骚人:文人墨客。
向隅:独自一人。
翻译
正值秋季的一半,傍晚的云彩聚拢,月亮圆满而明亮。
误以为是鹤在沼泽地鸣叫,栖息的乌鸦环绕着树,山精木魅被惊动而旋转。
平常的十五夜晚,即使月光皎洁,也并非最美。
必须等到风高气爽之时,月亮的光芒才能超越以往,没有偏倚。
遥远的故乡,相隔千万里,我们共享这轮明月。
只能仰望远方的山丘,思念远方的人,怎能不感到凄凉。
天边的大雁飞过,哀鸣声连绵不断,伴随着它们的是出塞的身影。
空使文人墨客感叹羡慕,独自一人难以入睡,心中忧郁。
鉴赏

这首宋词《木兰花慢·其一》中秋,是宋代词人洪皓的作品,描绘了中秋时节的景象和词人的思乡之情。开篇以“三秋正半”点明时令,秋意浓重,暮云收束,月色圆满。接着通过“鹤鸣皋”、“栖乌绕树”和“魑魅惊旋”的描绘,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词人感叹寻常中秋之夜,尽管月光皎洁,却仍不如风高气爽之时,月色更为明亮。接下来转向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即使相隔万里,词人仍与亲人共赏同一轮明月,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他登高望远,高楼怀人,不禁感到凄然。

“新雁过”、“哀嗷”、“出塞影”等词句,借雁南飞的形象,寓言自己离家之苦,哀鸿声中,更显孤独。最后,词人只能让诗人羡慕自己,自己却因思乡而难以入眠,情感深沉而动人。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中秋月夜为背景,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展现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洪皓

洪皓
朝代:宋   字:光弼   生辰:1088~1155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猜你喜欢

临江仙.送王箴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0)

逢张架阁

花落江南酒市春,逢君归骑带京尘。

一杯相属成知己,何必平生是故人。

(0)

山石

山石犹有理,山木犹有枝。

人生非木石,别久宁无思。

愁来步前庭,仰视行云驰。

行云随长风,飘飘去何之?

行云有时定,游子无还期。

高梁始归燕,鶗鴂已先悲。

有生岂不苦,逝者长若斯。

已矣复何事,商山行采芝。

(0)

杂诗

木棉初种时,其子皆露天。

意在衣被人,不肯为人怜。

我行忽见之,三叹心惕然。

感此复再拜,草中有大贤。

丈夫生宇内,岂止图自全。

鹑衣瓮牗下,措意在八埏。

杯水虽至微,味亦同深渊。

泰山非不高,远视等一卷。

但使志今存,何必快目前。

惜哉彼下士,白发守遗编。

(0)

临江仙.饯拜都御史

海北天南千万里,绣衣霄汉乘骢。

飞来黄鹤喜相逢。清霜鹦鹉月,寒食牡丹风。

仙阙晓班催玉笋,马蹄还上春空。

江头官柳得春浓。不如江汉水,万折与俱东。

(0)

江南弄·其一

春意动。池塘初解冻。花间啼鸟惊人梦。

绮户微开曙色明。沈香火暖晓寒轻。

夭桃半吐传芳讯,新莺百啭感中情。感中情。

怜淑景。思君望断青鸾影。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