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三秋正半,暮云敛、月舒圆。
误惊鹤鸣皋,栖乌绕树,魑魅惊旋。
寻常对三五夜,纵清光、皎洁未精妍。
须是风高气爽,一轮绝后光前。无偏。
故国迢迢,千万里、共婵娟。
但陟屺瞻驰,高楼念远,宁不凄然。
天涯更新雁过,□哀嗷、出塞影联翩。
空俾骚人叹羡,向隅耿耿无眠。
属三秋正半,暮云敛、月舒圆。
误惊鹤鸣皋,栖乌绕树,魑魅惊旋。
寻常对三五夜,纵清光、皎洁未精妍。
须是风高气爽,一轮绝后光前。无偏。
故国迢迢,千万里、共婵娟。
但陟屺瞻驰,高楼念远,宁不凄然。
天涯更新雁过,□哀嗷、出塞影联翩。
空俾骚人叹羡,向隅耿耿无眠。
这首宋词《木兰花慢·其一》中秋,是宋代词人洪皓的作品,描绘了中秋时节的景象和词人的思乡之情。开篇以“三秋正半”点明时令,秋意浓重,暮云收束,月色圆满。接着通过“鹤鸣皋”、“栖乌绕树”和“魑魅惊旋”的描绘,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词人感叹寻常中秋之夜,尽管月光皎洁,却仍不如风高气爽之时,月色更为明亮。接下来转向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即使相隔万里,词人仍与亲人共赏同一轮明月,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他登高望远,高楼怀人,不禁感到凄然。
“新雁过”、“哀嗷”、“出塞影”等词句,借雁南飞的形象,寓言自己离家之苦,哀鸿声中,更显孤独。最后,词人只能让诗人羡慕自己,自己却因思乡而难以入眠,情感深沉而动人。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中秋月夜为背景,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展现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木棉初种时,其子皆露天。
意在衣被人,不肯为人怜。
我行忽见之,三叹心惕然。
感此复再拜,草中有大贤。
丈夫生宇内,岂止图自全。
鹑衣瓮牗下,措意在八埏。
杯水虽至微,味亦同深渊。
泰山非不高,远视等一卷。
但使志今存,何必快目前。
惜哉彼下士,白发守遗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