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送王箴》
《临江仙.送王箴》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0)
注释
凭:凭仗,烦请。
离觞:离杯,即离别的酒宴。
翻译
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儿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因为你的到来,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今日送别,请你将我的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我又何尝不知道故乡的好啊,自己飘零已久,赋归无日,自成天涯孤凉客。
哪里悲凉的愁绪你不会知道,早已被我吟断的衷肠已不会再过分伤愁。今日殷勤给你送上离别的酒宴,希望你能尽兴。我的身躯就好像传舍一样辗转流离,何处才能是我的家乡啊!
鉴赏

这首《临江仙·送王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久居成都后因友人离去而引发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首句“忘却成都来十载”写诗人已经十年没有回想起故乡成都,但朋友的到来让他不禁回忆起过去。"因君未免思量",朋友的存在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凭将清泪洒江阳",诗人借着江水寄托哀思,泪水洒向江面,显得情感深沉。"故山知好在",诗人想象故乡依旧美好,然而自己作为孤独的旅人,倍感凄凉。“坐上别愁君未见”,诗人表达出对朋友离去的离愁,这份愁绪并未被对方察觉。

"归来欲断无肠",暗示离别之痛几乎让诗人的心肠寸断。最后两句"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诗人以驿站为喻,感叹自己的漂泊不定,不知何处才是真正的故乡。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苏轼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寄报恩长老恭率翁

报恩千楹归一炬,佛也不能逃劫数。

宝坊化作瓦砾场,堪笑月庭来又去。

率翁修造凤楼手,第一能将无作有。

神工作舍鬼筑墙,鞭笞木石能飞走。

风斤月斧日纷然,行看华屋突兀在眼前。

好留一室馆狂客,早晚来参文字禅。

(0)

新朝士多故人愁吟寄之

野鹿自由性,孤鸿不就群。

飘零生白发,故旧半青云。

忧国家何有,愁吟天不闻。

北风吹汉水,胡骑政纷纷。

(0)

阅旧稿见乔丞相诗跋因成此诗

三十年前旧诗册,两行钧翰俨如新。

自甘白屋为寒士,敢说黄扉有故人。

五雨十风勤燮理,九州四海费经纶。

年踰八十貂蝉贵,不负明君恐负身。

(0)

赵克勤曾橐卿景寿同登黄南恩南楼·其一

欲从高处赏新秋,上尽层坡更上楼。

天地无穷吾辈老,江山有恨古人休。

宁随狡兔营三窟,且跨飞鸿阅九州。

忆著当年杜陵老,一生飘泊也风流。

(0)

汪给事守鄂渚元宵代江夏宰吴熙仲献灯·其一

鄂州新得主人翁,今岁元宵便不同。

灯火夜深回昼日,管弦声动起春风。

辽天月借三秋白,陆地莲开十丈红。

妙手信能移造化,速宜归去补苍穹。

(0)

同赵鼎臣游黄甫真人清虚庵

昨闻曹两府,河上遇游仙。

驻跸钱塘后,结庵庐阜边。

焚香观御帖,洗盏酌神泉。

雁足传书日,伤心已百年。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