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每问李蓉湖,晚兴春来倩杖扶。
画有幅巾真称尔,传无椽笔枉教吾。
全归地拟诸君子,终养天成一丈夫。
他日遗文何处觅,平生碑板满东吴。
逢人每问李蓉湖,晚兴春来倩杖扶。
画有幅巾真称尔,传无椽笔枉教吾。
全归地拟诸君子,终养天成一丈夫。
他日遗文何处觅,平生碑板满东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闻李絅庵计》。邵宝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友人李絅庵的深切关怀与敬意。诗中以问话的形式开头,"逢人每问李絅庵",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接着描述了李絅庵在春日傍晚散步时需要手杖辅助的情景,体现了对友人身体状况的关注。
诗人进一步赞美李絅庵的外貌与气质:"画有幅巾真称尔",意思是李絅庵佩戴的幅巾与他的形象相得益彰,显得格外合适。"传无椽笔枉教吾",则表达了对李絅庵才华的肯定,认为如果他没有椽笔(大笔)的才能,那么自己就白费了教导之功,暗含对李絅庵才能的高度评价。
后半部分,邵宝表达了对李絅庵品德与志向的赞赏:"全归地拟诸君子,终养天成一丈夫",意为李絅庵的品德与行为堪比君子,最终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最后,诗人预想未来,希望在李絅庵的遗文中寻找其一生的足迹,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与祝福:"他日遗文何处觅,平生碑板满东吴",意味着期待在李絅庵去世后的文献或碑刻中,找到他一生的痕迹,而这些将遍布于东吴之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邵宝对李絅庵的深厚友情与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许与祝福。
慈圣渺西极,歘然飞向东。
低回哲匠手,来往洪垆中。
一气相魂魄,千灯眩色空。
妍媸随所愿,土火姤潜通。
肸蚃人如见,希微影乍濛。
居然双宝络,屹坐碧莲筒。
引梦依番舶,拈花出上宫。
侵晨意肃肃,望夜光熊熊。
膜拜恩长在,摩挲体渐融。
寒生翠鬓薄,定入紫纱笼。
饲暴肌能割,分甘乳作潼。
投身栖海蛤,倾盖护潭龙。
陡可藏渊岳,时能幻蠛蠓。
讵云明狡狯,以此震愚聋。
揄袖俄将去,低眉宛欲逢。
水云增滟潋,雷雨殷丰隆。
有色施朝槿,无言疑夏虫。
偶然跃冶出,天地若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