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犹有理,山木犹有枝。
人生非木石,别久宁无思。
愁来步前庭,仰视行云驰。
行云随长风,飘飘去何之?
行云有时定,游子无还期。
高梁始归燕,鶗鴂已先悲。
有生岂不苦,逝者长若斯。
已矣复何事,商山行采芝。
山石犹有理,山木犹有枝。
人生非木石,别久宁无思。
愁来步前庭,仰视行云驰。
行云随长风,飘飘去何之?
行云有时定,游子无还期。
高梁始归燕,鶗鴂已先悲。
有生岂不苦,逝者长若斯。
已矣复何事,商山行采芝。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山石》,以自然景物起兴,表达了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首两句“山石犹有理,山木犹有枝”描绘了山石和树木虽静止不动,但仍保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生机,暗示人虽不能像它们那样永恒不变,但也有情感和思想。接下来,“人生非木石,别久宁无思”揭示了人的感情世界,即使分离长久,思念之情也不会消失。
诗人通过“愁来步前庭,仰视行云驰”描绘出内心的愁绪,将目光投向飘忽不定的行云,寓言人生的无常和游子的漂泊。“行云随长风,飘飘去何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漂泊感,而“行云有时定,游子无还期”则表达了对回归故乡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
“高梁始归燕,鶗鴂已先悲”借物象表达季节更替和时光流转,暗示生命的短暂和哀伤。最后两句“有生岂不苦,逝者长若斯”直接抒发人生苦短的感叹,而“已矣复何事,商山行采芝”则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隐逸的心境,希望能如古代仙人般在山中寻找精神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融入深沉的人生哲理,展现了王守仁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