攲枕浩无情,蘧蘧独迟明。
霜繁红树老,云澹素蟾清。
倦鹊犹三匝,寒鸡未一鸣。
故山何处所,应有晓猿惊。
攲枕浩无情,蘧蘧独迟明。
霜繁红树老,云澹素蟾清。
倦鹊犹三匝,寒鸡未一鸣。
故山何处所,应有晓猿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攲枕浩无情”中的“攲枕”指的是天亮时分,形容时间流逝得很快,而“浩无情”则表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冷酷。
接下来的“蘧蘧独迟明”中,“蘧蘧”形容微弱的声音,可能是指清晨微弱的鸟鸣声,“独迟明”则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到来速度不满,感到时间过得太慢。
第三句“霜繁红树老,云澹素蟾清”,通过对霜花和古老的红树的描绘,以及对云和月亮的细致描述,展现了一个清晨的宁静与纯净。霜花可能是指早晨草地上的露水,而“红树老”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云和月亮的澹澈清新,则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第四句“倦鹊犹三匝,寒鸡未一鸣”,通过描写鸟儿依旧在树枝上打盹,以及鸡尚未开始叫唤来表达时间的静谧与诗人的悠闲心态。这里的“倦鹊”和“寒鸡”都形容着清晨的宁静。
最后一句“故山何处所,应有晓猿惊”,则是诗人对故乡山川的怀念之情,以及想象中早晨猿猴被惊扰的情景。“故山”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或曾经居住的地方,“何处所”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不确定性,而“应有晓猿惊”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投射,通过猿猴被惊扰这一细节,传递出一种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独特情怀和内心世界。
只从元日到人日,便觉新年胜故年。
买酒买符酬旧社,宜蚕宜麦祝新田。
般添和气开花柳,嗺送韶华入管弦。
我本田间饭牛者,偶来解后亦犁然。
帝城百司官事少,故府庭闲长春草。
独馀人事十倍多,一月束书逾束稿。
我于其间厌见之,语可摹印百不移。
深处难论浅处俗,今我下笔如黏黐。
自得君书手不置,报章飒飒生新意。
漫将长句替寒温,临流胜寄相思字。
久不哦诗诗律疏,字字偃蹇烦麾呼。
羡君作邑康庐下,柔强伏梗妥以愉。
乃知万事共一法,神熟意便功转捷。
听讼固应哲士能,理赋未省通儒怯。
往时蔡子尹黄岩,欲试自疑龟屡占。
祗今登用颇衮衮,似此县债偿亦廉。
期君规模卓鲁上,随世功名真漫浪。
幸勿弃我频琢磨,中年师友半凋丧。
西湖柳色递晴阴,蒲江远矣谁共寻。
近闻乡里一奇事,宿觉庵边祠水心。
《走笔代书答西士》【宋·戴栩】帝城百司官事少,故府庭闲长春草。独馀人事十倍多,一月束书逾束稿。我于其间厌见之,语可摹印百不移。深处难论浅处俗,今我下笔如黏黐。自得君书手不置,报章飒飒生新意。漫将长句替寒温,临流胜寄相思字。久不哦诗诗律疏,字字偃蹇烦麾呼。羡君作邑康庐下,柔强伏梗妥以愉。乃知万事共一法,神熟意便功转捷。听讼固应哲士能,理赋未省通儒怯。往时蔡子尹黄岩,欲试自疑龟屡占。祗今登用颇衮衮,似此县债偿亦廉。期君规模卓鲁上,随世功名真漫浪。幸勿弃我频琢磨,中年师友半凋丧。西湖柳色递晴阴,蒲江远矣谁共寻。近闻乡里一奇事,宿觉庵边祠水心。
https://shici.929r.com/shici/9aCHg3WC.html
未登快阁心先快,红日半檐秋雨晴。
宇宙无边万山立,云烟不动八窗明。
飞来一鹤天相近,过尽千帆江自横。
借问金华老仙伯,几人无忝入诗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