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二中夏望前一夕步月》
《水调歌头·其二中夏望前一夕步月》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虞]韵

如此好明月,梅里自来无。

炎云溽雾收尽,宇宙一冰壶。

浅濑乍分随合,清影欲连还断,滉漾玉浮图。

风物庾楼似,秋思欠菰蒲。醉魂醒,尘骨换,我非吾。

琼箫紫凤何许,风露足清都。

君看流光多处,缥缈澼洸人立,白与藕花俱。

只恐姮娥妒,凉透粟生肤。

(0)
鉴赏

这首宋词《水调歌头·其二》中夏望前一夕步月,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诗人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凉幽美的画面。"如此好明月,梅里自来无",开篇便赞美了这明亮的月色,暗示梅雨季节过后,月光显得格外皎洁。接着,"炎云溽雾收尽,宇宙一冰壶",形象地比喻月光如冰壶般清澈,驱散了夏日的炎热和湿气。

"浅濑乍分随合,清影欲连还断,滉漾玉浮图",通过描绘月光在溪流中的波动,犹如玉塔在水中摇曳,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意境。"风物庾楼似,秋思欠菰蒲",将眼前的景色与庾楼的风物相联系,引发诗人对秋天的遐想,但又遗憾缺少了菰蒲这样的秋意点缀。

进入下片,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醉魂醒,尘骨换,我非吾",表达了在月光洗涤下的心灵净化,仿佛换了个人格。"琼箫紫凤何许,风露足清都",运用神话意象,形容月夜的清冷与仙气。"缥缈澼洸人立,白与藕花俱",进一步描绘月光与荷花共舞的景象,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最后,诗人担心月光太美,"只恐姮娥妒,凉透粟生肤",担心连月宫中的嫦娥也会因嫉妒而让这清凉的月光穿透肌肤,使得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月夜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元旦奉制早候朝贺

风回鼓角动春晴,天入楼台瑞霭生。

虬漏声寒迟五夜,龙墀星影转孤城。

红云冉冉开仙仗,紫极亭亭仰圣明。

草莽喜逢尧舜日,空怀浅薄负升平。

(0)

送程霞峰归闽

雁影联翩野水秋,都门送客思悠悠。

孤云共有怀乡梦,衰柳何因绾去愁。

高谊终归清论重,浮名应是古人羞。

荷衣舞破还堪着,惭向天涯独滞留。

(0)

寄杨开府·其一

借箸中原羡俊名,牙旗遥镇豫章城。

丹梯有路天庭近,战舰无波左蠡清。

尽日櫜弓休甲士,至今县榻待诸生。

谢公纵是谙戎略,犹倩淮淝草木兵。

(0)

送莫公远还杭

木落长安归兴浓,敝裘羸马怯相逢。

梅花欲发孤山寺,云气长过三竺峰。

诗卷行吟江上月,萝衣将挂涧边松。

五湖何处堪招隐,石上先题异客纵。

(0)

送何太守振卿之潮州

风度看前辈,交情已后期。

冰霜随地远,旌旆出关迟。

海上铜符守,西曹白雪词。

望深人易挹,节苦俗难知。

暴鳄行移宅,祥鸾慎择枝。

阴将韩木遍,春与召裳宜。

保障君留滞,家园我梦思。

还因鸿渐羽,跂望日南陲。

(0)

闻徐子与解汝宁太守

一麾犹未达,多病遽隳官。

岂为才名误,终伤世路难。

河濆归客骑,苕水濯尘冠。

猿鹤应相语,空山得岁寒。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