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赵六贞固二首·其一》
《赠赵六贞固二首·其一》全文
唐 / 陈子昂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

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0)
注释
烽火: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烟火信号。
追兵:追赶敌军的人马。
边朔:边疆的北部地区。
君子:这里指有品德、才德的人,常用于对高尚人士的尊称。
东顾:向东看。
汉京:汉朝的京城,这里可能特指长安。
南山:指靠近京城的南山,可能是代称。
云雾:形容山中的迷蒙景象。
翻译
烽火从回中传递,边塞上追赶敌人的军队开始行动。
此时边境寒冷,登上陇地让人思念远方的君子。
向东遥望京城,只见南山被云雾缭绕。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边塞之思的诗作,通过对比和对景生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战争频仍、烽烟四起的边疆图景,通过“回中”和“塞上”的设定,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和动荡感,反映了诗人对战乱之苦的深刻体验。

"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 这两句则转入了一种凄清而淡远的情怀。诗人在严寒中登上高处,心中却是对故人的思念,通过“君子”一词,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敬仰与牵挂。

"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深远的眺望和怀想。诗人面向东方遥望着遥远的都城,同时眼前却是迷离的云雾,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往昔岁月的追思。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战争氛围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出唐代边塞诗特有的忧国忡民之情。

作者介绍
陈子昂

陈子昂
朝代:唐   字:伯玉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生辰:公元661~公元702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猜你喜欢

蔡仲谋遗鲫鱼十六尾余忆在襄城时获此鱼留以遗欧阳永叔

昔尝得圆鲫,留待故人食。

今君远赠之,故人大河北。

欲脍无庖人,欲寄无鸟翼。

放之已不活,烹煮费薪棘。

(0)

赐绯鱼

蹉跎四十七,腰间始悬鱼。

茜袍虽可贵,发短齿已疏。

儿女眼未识,竞来牵人裾。

不知外朝众,君恩惭有馀。

(0)

送韩子华十月拜扫

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

荐衣如念存,拜垄不遑息。

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

礼毕便当还,于诚乃为得。

(0)

送李阁使知冀州

騕袅黄金络,春风北渡河。

将军守汉法,壮士发燕歌。

绿水塘蒲短,晴天塞雁多。

家声复年少,矍铄笑廉颇。

(0)

送刘继邺秀才归当涂

鹓雏始出巢,欲矜五色羽。

乃见郡鸱盘,壤中将有取。

梧桐与竹实,安得在平土。

所趣固已殊,而何不远举。

幸失网罗目,宜还兰蕙圃。

故乡有嘉林,其下可以处。

会侍朝阳鸣,贺夔成律吕。

(0)

看山寄宋中道

前山不碍远,断处吐尖碧。

研青点无光,淡墨近有迹。

前林横白云,复与后岭隔。

孤舟川上人,引望不知夕。

安得老画师,写寄幽怀客。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