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韩子华十月拜扫》
《送韩子华十月拜扫》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

荐衣如念存,拜垄不遑息。

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

礼毕便当还,于诚乃为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hánhuáshíyuèbàisǎo
sòng / méiyáochén

báibiànshuāngxiàoxīnjìngbēi

jiànniàncúnbàilǒnghuáng

dàijiànpéngchíwàijiānchéngkùn

便biàndāngháichéngnǎiwèi

翻译
白露已经凝结成霜,孝心突然感到悲伤。
祭奠衣物仿佛怀念亡者,拜祭坟墓无暇停歇。
佩剑行走在荒凉的池塘边,长途跋涉使马力疲惫。
仪式结束后应当立即返回,真诚才是最重要的。
注释
白露:指秋季天气转凉,露水凝结成霜。
悲恻:深深的悲哀和同情。
荐衣:祭奠时供奉的衣服,表示对逝者的思念。
念存:怀念、铭记在心。
拜垄:拜祭坟墓。
遑息:无暇休息。
带剑:佩剑出行,可能象征着守丧或哀悼的礼仪。
蓬池:荒凉的池塘。
兼程:连续赶路,不分段。
困马力:使马匹疲惫不堪。
礼毕:仪式结束。
于诚:在于真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韩子华十月拜扫》,表达了对友人韩子华在秋寒时节前往祖先墓地扫墓的深深关怀和对孝道的赞扬。"白露已变霜"描绘了深秋的景象,暗示季节更迭,气候转凉,反映出扫墓的时节。"孝心竟悲恻"直接赞美了韩子华的孝顺之情,流露出一丝悲凉之意。

"荐衣如念存","荐衣"是祭奠时供奉衣物,表达对亡者的思念,"如念存"则写出韩子华对先人的深深怀念。"拜垄不遑息"描述他忙碌地在墓地行礼,无暇休息,显示出他对礼仪的尊重和对先人的敬意。

"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通过描绘韩子华带着剑,快速赶路的情景,展现了他急切的心情和旅途的艰辛。"礼毕便当还",表达了对完成祭扫后尽快返回的期待,体现出对时间的把握和对生活的责任感。

最后两句"于诚乃为得",强调了真诚是这种孝行的根本,表达了对韩子华品德的肯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孝道的崇尚和对友人行为的赞赏。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题宁人先生神道表后·其二

岱恒嵩华行踪遍,耻以浮言当说铃。

问谁同此佐王略,除是剡中黄负苓。

(0)

辛浦以入觐归先过京口一日不得相见

马寻旧路君行速,风滞征帆我到迟。

相遇甚艰相念苦,新诗几许橐中携。

(0)

阎妃叹

阎妃有遗像,传在灵隐宫。

当年三天竺,未足拟冶容。

冶容今何在,遂仗禅力封。

冬青蕉萃灵禽泣,穆陵头颅成转蓬。

水晶足踏竟安往,佳人冢草尚葱茏。

我来怀乡里,香火情忡忡。

为呼萧九娘,膜拜礼远峰。

(0)

长清道中作·其二

一水萦回出崖口,数桥迤逦度川头。

幸他举火千家足,慰我思人几日愁。

(0)

题宋人秋山图

秋山合沓草堂閒,秋宇霜高秋树殷。

元四大家此津逮,晋七贤者其往还。

剧怜惨淡经营处,更逢峭茜青葱间。

拟携新稿凭书案,字句从头自检删。

(0)

阙口阻风

一出金陵郭,两日北河口。

翻翻钟阜云,背我逝苍狗。

试曳市廛杖,回饮王生酒。

墨香发笈外,古色盈座右。

吴画夺造化,黄字耀星斗。

乃知此淹留,风伯意良厚。

自是饱挂帆,卯行尝及酉。

离家百里外,故山当船首。

正及湖水阔,忽起西风吼。

引领吾徒羡,衔尾来舸走。

停棹入菰蒲,系缆向榆柳。

老翁昼梦醒,试一凭船牖。

遥山纷冶丽,下水亦清浏。

鱼艇夕阳边,枫叶零霜后。

虽乏古墨妙,景物亦希有。

行止要不碍,愠喜两无取。

默坐独成诗,横肱进吾糗。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