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看山寄宋中道》
《看山寄宋中道》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前山不碍远,断处吐尖碧。

研青点无光,淡墨近有迹。

前林横白云,复与后岭隔。

孤舟川上人,引望不知夕。

安得老画师,写寄幽怀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ànshānsòngzhōngdào
sòng / méiyáochén

qiánshānàiyuǎnduànchùjiān

yánqīngdiǎnguāngdànjìnyǒu

qiánlínhéngbáiyúnhòulǐng

zhōuchuānshàngrényǐnwàngzhī

ānlǎohuàshīxiěyōu怀huái

翻译
前方的山峦并不遮挡视线,山峰断裂处显露出翠绿的尖端。
研磨的青色墨汁没有光泽,淡墨的痕迹在近处清晰可见。
前边的树林横卧着白云,又与后面的山岭相隔开来。
孤独的小船上的旅人,遥望远方,不觉夜幕降临。
如何能得到一位老练的画师,将这景象描绘下来,寄给远方的知己。
注释
前山:指远处的山脉。
碍:阻挡。
断处:山峰断裂的地方。
尖碧:尖锐而翠绿的山峰。
研青:研磨成青色的墨水。
无光:没有光泽。
淡墨:颜色较浅的墨水。
迹:痕迹。
前林:前面的树林。
白云:白色的云彩。
后岭:后面的山岭。
隔:隔开。
孤舟:孤独的小船。
川上人:河流上的旅人。
引望:遥望。
夕:傍晚。
老画师:技艺高超的老画家。
幽怀客:内心幽深的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看山寄宋中道》,描绘了诗人远眺山水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首句“前山不碍远”展现了山势连绵但不妨碍视线的开阔,"断处吐尖碧"则刻画了山峰在远方若隐若现的青翠之色。接下来的两句,“研青点无光,淡墨近有迹”,以绘画的笔触描绘山色,近观时虽淡雅却清晰可见。

“前林横白云”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的山林画面,而“复与后岭隔”则强调了山岭之间的层次感。诗人身处舟中,望着眼前的景色,不禁陷入沉思,“孤舟川上人,引望不知夕”,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安得老画师,写寄幽怀客”,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一位能捕捉这山水之美的老画师,将这份心境寄送给远方的朋友,传达出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三十五

春鸿秋燕候无差,寒暖分明纪岁华。

何处飞来何处去,难将踪迹问天涯。

(0)

题画舟中昂首者

闲棹扁舟出钓矶,凉风掀动数茎髭。

江天一览清如许,谁解昂头不语时。

(0)

别邹汝愚谪雷州某所吏目五首·其五

我观古丈夫,挥手构寰区。

节士非得已,矧彼章句儒。

六籍垂世意,岂为崇简书。

心丹宜细炼,为邦者如愚。

(0)

寿山福海图为太医王银台作

南山穿云下日脚,射日东海日不落。

山明海莹天宇空,南极老人住东郭。

越人低头拜北面,汗流走踣孙思邈。

唐虞国脉何须切,官家调鼎我调药。

南山高,东海阔,莫莫朝朝候黄闼。

山如砺,海如带,屹屹官家旧龟蔡。

(0)

瑞柑诗

洞庭千树绿,化逐鹤林仙。

寂寞荒园里,累垂宝颗骈。

扬州伤锡贡,合浦诧珠还。

瑞应凭谁纪,灵根自此传。

(0)

和九逵见招山行

閒居无送亦无迎,唯是看山尚有情。

那更亚夫怀怏怏,却怜定远策平平。

登高眺远眸方豁,度堑穿林脚尚轻。

消夏湾前两明月,我船终日画中行。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