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双乔松,擢本皆千寻。
夕流膏露津,朝被青云阴。
负雪出深涧,摇风倚高岑。
明堂久不构,云干何森森。
匠意方雕巧,时情正誇淫。
生材会有用,天地岂无心。
南山双乔松,擢本皆千寻。
夕流膏露津,朝被青云阴。
负雪出深涧,摇风倚高岑。
明堂久不构,云干何森森。
匠意方雕巧,时情正誇淫。
生材会有用,天地岂无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林风光图景,通过对南山双乔松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南山双乔松,擢本皆千寻。”开篇即以高亢的双乔松树立意境,其根部深入地下,主干直冲云霄,形象地表达了坚韧不拔和高洁脱俗的情怀。
“夕流膏露津,朝被青云阴。”这两句诗继续描绘松树的景象,晚上受潮湿之气,早晨又蒙着清新的云雾,这些自然现象增添了松树的神秘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负雪出深涧,摇风倚高岑。”这里的“负雪”和“摇风”,则是对松树在严寒和狂风中依然屹立不倒的生动写照,这种坚强的生命力令人赞叹。
“明堂久不构,云干何森森。”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中未经雕琢之物的欣赏,松树在没有被人类加工修饰的情况下,其天然之美更显得淋漓尽致。
“匠意方雕巧,时情正誇淫。”这两句诗则是对工匠技艺和当时过度华丽装饰风气的反思,通过这种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真挚之美的追求。
“生材会有用,天地岂无心。”最后两句诗是对上述自然景物与匠技之间关系的一种哲学思考,认为每一样东西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之美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更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新燕新燕何不定,东家绿池西家井。
飞鸣当户影悠扬,一绕檐头一绕梁。
黄姑说向新妇女,去年堕子污衣箱。
已能辞山复过海,幸我堂前故巢在。
求食慎勿爱高飞,空中饥鸢为尔害。
辛勤作窠在画梁,愿得年年主人富。
西江运船立红帜,万棹千帆绕江水。
去年六月无稻苗,已说水乡人饿死。
县官部船日算程,暴风恶雨亦不停。
在生有乐当有苦,三年作官一年行。
坏舟畏鼠复畏漏,恐向太仓折升㪷。
辛勤耕种非毒药,看著不入农夫口。
用尽百金不为贵,但得一金即为利。
远徵海稻供边食,岂如多种边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