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运船立红帜,万棹千帆绕江水。
去年六月无稻苗,已说水乡人饿死。
县官部船日算程,暴风恶雨亦不停。
在生有乐当有苦,三年作官一年行。
坏舟畏鼠复畏漏,恐向太仓折升㪷。
辛勤耕种非毒药,看著不入农夫口。
用尽百金不为贵,但得一金即为利。
远徵海稻供边食,岂如多种边头地。
西江运船立红帜,万棹千帆绕江水。
去年六月无稻苗,已说水乡人饿死。
县官部船日算程,暴风恶雨亦不停。
在生有乐当有苦,三年作官一年行。
坏舟畏鼠复畏漏,恐向太仓折升㪷。
辛勤耕种非毒药,看著不入农夫口。
用尽百金不为贵,但得一金即为利。
远徵海稻供边食,岂如多种边头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西江上运送粮食的船只林立,红色的帆布随风飘扬,每一艘船都在江水中缓缓前行。然而,这种繁忙的景象与去年农作物稻米未能成熟形成鲜明对比,那时人们因饥饿而受尽苦楚。
诗中的"县官部船日算程"反映了官府对于粮食征集的紧迫和严苛,即使是在风雨交加的情况下也不停歇。诗人通过"三年作官一年行"这句话,揭示了当时官员的奢侈与逃避现实的问题。
接下来的几句则表达了农民的艰辛和官府对粮食管理的不公。"坏舟畏鼠复畏漏"暗示了运输中的困难,粮食损耗严重;而"恐向太仓折升㪷"则是担忧因为粮食短缺会受到责罚。"辛勤耕种非毒药"和"看著不入农夫口"表明了农民的辛劳和收获的微薄。
最后,诗人批判了官府只追求利益而忽视人民生活的做法。"用尽百金不为贵,但得一金即为利"指的是官员们只看重个人利益,不顾国家与民众的福祉。而"远徵海稻供边食,岂如多种边头地"则是建议在边疆地区种植粮食,以保证军队和百姓的粮食供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官员的贪婪无度,同时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