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
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
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萧索孤寂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寂寞花”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孤独与贫困生活的同情。开篇便以“已是人间寂寞花”设定基调,寂寞之感如同一朵孤零零的花朵,在人世间无人问津。
接着,“解怜寂寞傍贫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对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家庭感到怜悯,他们的寂寞不仅是心灵上的,更是物质上的艰难。
“老来不得登高看”,则是在表现年龄增长带来的身体衰退和无力回天的哀愁。诗人因年迈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攀登高处以览胜景,这里的“高”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理想与追求,也隐喻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放弃。
最后,“更甚残春惜岁华”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珍惜和对生命中美好时光即将消逝的哀愁。“残春”指的是春天即将结束,美好的时光不再,而“惜岁华”则是对青春易逝、时光难留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中孤独、贫困、衰老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