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高过访》
《二高过访》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古风

小阮如锋锐,大阮淡如水。

如锋令人歌,如水令人醉。

共割一片毡,南北馀二里。

不约过僧庐,久置人间礼。

趺坐草团中,相视忘我尔。

问禅禅不知,问字祸之始。

不见双足间,斑斑馀十趾。

正当语笑欢,忽然发长忾。

岂为逼饥寒,各有胸中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高僧拜访的情景,通过对比小阮和大阮的不同性格,展现了他们之间和谐而深邃的交流。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小阮比作锋利的刀,大阮比作清澈的水,前者激发情感与热情,后者则带来宁静与沉醉。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两位高僧个性的差异,也暗示了他们交流方式的不同效果。

接着,诗人描述了两位高僧共享一片毡,相距仅二里,却如同隔绝于世,不约而同地访问了僧庐,展现了他们超越世俗礼节的深厚友谊。在草团中趺坐,他们相对无言,却能心领神会,仿佛彼此的心灵已经融为一体,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然而,当他们开始交谈时,话题却转向了更为深刻的主题——禅与文字。诗人巧妙地指出,禅宗的智慧并非言语所能完全表达,而文字往往成为引发祸端的根源。这反映了禅宗追求的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直接体验,强调内心的领悟而非外在的教条或文字表述。

最后,诗人以“正当语笑欢,忽然发长忾”描绘了对话中的转折,暗示了高僧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深思与感慨,并非仅仅为了生存的压力,而是各自心中深藏的复杂情感与思考。这种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正是这首诗留给读者的深刻启示。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僧之间的深厚友谊、心灵的交流以及对生活、禅宗和文字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水营墅治田圃种树

樵隐安于山,农隐乐耕畔。

由来事不同,各以性所玩。

倚扉憩南冈,负杖行春岸。

时泽冒原隰,远水增波澜。

方塘菰蒲映,回渚凫鹜乱。

插柳期息阴,列竹冀成竿。

缘坡引行条,依墉植颓干。

筑堤屏棼秽,激流代携灌。

疏慵外经济,卑贱鲜忧患。

谅怀原生耻,庶悟孔父叹。

汲古缀遗言,欣焉秉柔翰。

(0)

拟古诗十八首·其九

汎汎东流河,袅袅河上柳。

春风暮飘摇,花飞不相守。

柔条欲攀赠,何堪入君手。

惟有南山桐,可以遗我友。

(0)

南山篇

朝采南山,白石盘盘。风来吹葛,葛叶幡幡。

岂无枝蔓,念我本根。翘翘栗薪,靡考谁爇。

缉缉葛丝,考则靡服。筛筛涧鱼,在罶丽丽。

昔用为飧,今用为祭。上陵折松,下坂折柳。

遥遥游子,勿以行久。月不恒处,日则有酉。

瞻彼日月,思我父母。

(0)

下宫行

下宫兵来围朔妻,置儿裤中儿不啼。

一索不得当再索,孤儿那可活。

嗟杵臼,尔为朔客我为友,立孤诚难死何有。

嗟程婴,女当徐死难当事,尔疆为难我为易。

千金诈卖赵氏子,真孤乃存杵臼死。

复赵社,婴刎头,报死者。

(0)

海山谣

断鳌立浪海水裂,蜃鱼食日日五色。

海中灵气变莫测,白昼须臾风雨黑。

彭祖夭,巫咸灭,龙伯死,精卫绝,山亦可摇水可塞。

(0)

赠仲仁兄赴泰州

目断鸰原鬓欲霜,那知此会复滁阳。

鲤庭幼学年光逝,姜被秋同夜漏长。

归梦漫随宾雁杳,素餐聊取婢鱼尝。

明朝驿柳仍愁折,烟水吴陵正渺茫。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