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
《途中》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五言律诗

一棹归何处,苍茫落照昏。

无人应失路,有树始知春。

湖岸春耕废,江城战鼓喧。

儒冠解相误,学剑尽乘轩。

(0)
注释
一棹:一叶扁舟,指小船。
归:返回。
何处:哪里。
苍茫:空旷无际的样子。
落照:落日的余晖。
无人:没有人。
应:应该,此处指能帮助。
失路:迷路。
有树:看到树木。
始:才。
知春:感知到春天的到来。
湖岸:湖边。
春耕:春季的农耕。
废:荒废,停止。
江城:江边的城市。
战鼓:战争中的鼓声,代指战争。
喧:喧闹。
儒冠:书生,学者的帽子,代指读书人。
解:理解,这里引申为可能是。
相误:误导自己。
学剑:学习剑术,比喻习武从军。
尽:都。
乘轩:乘坐高大的马车,喻指仕途得意或富贵显赫。
翻译
划着小舟归向何方,暮色苍茫夕阳西下。
迷路时无人可问,见到绿树方感春意。
湖畔春耕已荒废,江边城头战鼓声隆隆。
书生的儒雅或许是个错误,学剑之人却能乘轩而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春日归途的景象与心境,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开篇“一棹归何处,苍茫落照昏”两句,以独木舟为象征,表达了行者面对广阔天地却不知归宿之所的迷茫与孤独。接着“无人应失路,有树始知春”则通过没有人的道路和初识春色的树木,传达出一种自然界中只有植物感知到季节更迭的哲思。

后半首“湖岸春耕废,江城战鼓喧”转换了景象,由原本静谧的春耕场景对比出战争中的喧嚣,展示了社会动荡与自然宁静之间的强烈对比。末尾两句“儒冠解相误,学剑尽乘轩”,则是行者内心世界的写照,可能表达了一种放下书生身份和功名利禄,转而追求武术修养的心路历程。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春意,也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

幽禽噪破那伽定,便见文星入寺来。

倒屣门迎开笑面,林泉陡觉起风雷。

(0)

偶作

孤锡依京寺,悠悠过一生。

有山供杰句,无地可归耕。

燕竞波中影,棋添局上声。

流年衰此世,寂寞不胜情。

(0)

客邸昼寝起而追程

客里无聊久合并,梦回南北昧平生。

苦吟风月唯添病,独冒烟岚促去程。

城外诸峰迎落照,花边白犬吠流莺。

阮途未用嗟漂泊,自有孤云识此情。

(0)

江上对月

北渚牵吟兴,何妨语夜阑。

天宽云出谷,春至草生滩。

练练长江静,骎骎半臂寒。

老翁扶杖立,空对烂银盘。

(0)

叹命

叹命无知己,吾徒却自宽。

艰难为客惯,幽僻置身安。

竟日霏微雨,空园浩荡寒。

江山多胜境,到处得吟看。

(0)

口占

江上有微径,渔人四五家。

野船明细火,宿雁起圆沙。

峡口闻猿夜,秋星见客槎。

徘徊幽兴尽,更觉在天涯。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