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十韵》
《雪十韵》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洒密蔽璇穹,霏霏杳莫穷。

迟于雨到地,疾甚絮随风。

四野苍茫际,千家晃朗中。

夜迷三绕鹊,昼断一行鸿。

结片飞琼树,栽花点蕊宫。

壅应边尽北,填合海无东。

高爱危峰积,低愁暖气融。月交都浩渺,日射更?珑。

送腊辞寒律,迎春入旧丛。

自怜曾末至,聊复赋玄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ěshíyùn
táng / róng

xuánqióngfēifēiyǎoqióng
chídàoshènsuífēng

cāngmángqiānjiāhuànglǎngzhōng
sānràoquèzhòuduànxíng鸿hóng

jiépiànfēiqióngshùzāihuādiǎnruǐgōng
yōngyìngbiānjìnběitiánhǎidōng

gāoàiwēifēngchóunuǎnróng
yuèjiāodōuhàomiǎoshègènglínglóng

sònghányíngchūnjiùcóng
liáncéngzhìliáoxuángōng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雪十韵》,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艺术才华。

“洒密蔽璇穹,霏霏杳莫穷。”开篇两句以丰富的笔触勾勒出大雪纷飞、迷漫天地的壮观景象。"洒密"形容雪花稠密,如同细雨般覆盖;"蔽璇穹"则暗示了雪幕低垂,几乎要遮蔽整个苍穹。

“迟于雨到地,疾甚絮随风。”这里的“迟”与“疾”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雪花落下时缓急相间的情景。"絮"字生动形象,捕捉到了雪花在狂风中飞舞的瞬间。

“四野苍茫际,千家晃朗中。”诗人通过“四野”与“千家”的广度,描绘出雪覆盖下的广阔乡村景色。"晃朗"一词,则传达了雪后天气澄清的意境。

“夜迷三绕鹊,昼断一行鸿。”此处通过对比夜晚与白日的情形,表现出时间流转与自然变换之间的和谐。"三绕鹊"形象生动,传递了夜色中的静谧;而“昼断一行鸿”则展现了雪光下的辽阔。

“结片飞琼树,栽花点蕊宫。”在这两句中,“飞琼树”与“点蕊宫”构成了一幅仙境图画。"结片"暗示着雪花如同珍珠般缀于枝头;"栽花"则是对雪地上绘制出花纹的美好设想。

“壅应边尽北,填合海无东。”这里诗人以宏大的视野,将雪景与广袤的地理相结合。"壅应"表明了雪覆盖的范围之广;"填合"则传达出雪对地貌的改变。

“高爱危峰积,低愁暖气融。”这两句通过对比山峰与平原的情形,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切情感。"高爱"表达了对险峻之处的向往;"低愁"则流露出平坦之地所带来的温暖。

“月交都浩渺,日射更?珑。”此处结合了夜晚与白昼,通过月光与阳光在雪景中的不同表现,展现了自然的动态美。"月交"表达了夜色中月亮与雪花相辉映;而“日射”则描绘出日光穿透雪幕后的壮丽。

“送腊辞寒律,迎春入旧丛。”诗人以此两句结束全诗,通过对季节交替的描述,表达了时间流逝与自然更迭的情感。"送腊"指的是冬去春来之际;"迎春"则预示着新生的到来。

“自怜曾末至,聊复赋玄功。”诗尾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创作的反思与自我安慰。"自怜"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未尽的惋惜;"聊复"则是对继续写作、发挥才情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烟林晓望二首·其二

也没炊烟也没云,日光烘起楚山氛。

却将重碧施轻素,不见天工一笔痕。

(0)

明发梅州

市小山城寂,船稀野渡忙。

金暄梅蕊日,玉冷草根霜。

(0)

过神助桥亭

下轿浑将野店看,只惊脚底水声寒。

不知竹外长江近,忽有高桅出寸竿。

(0)

舟过安仁五首·其一

恰则油窗雨点声,霎时花屿日华明。

不须覆手仍翻手,可杀春云没十成。

(0)

甲申上元前闻家君不快西归见梅有感二首·其一

官路桐江西复西,野梅千树压疏篱。

昨来都下筠篮底,三百青钱买一枝。

(0)

午坐卧治斋

雨后朝阴到午晴,空斋孤坐纳秋清。

一蝉也解怜幽寂,柳外飞来叶底鸣。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