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轮回何太速。改颜换百人难识。
有个风狂常自足。常自足。逍遥处处孤眠宿。
愁煞诸公欢折哭。恰如堂下三间屋。
屋底你咱烦恼黑。烦恼黑。堂中我且燃灯烛。
生死轮回何太速。改颜换百人难识。
有个风狂常自足。常自足。逍遥处处孤眠宿。
愁煞诸公欢折哭。恰如堂下三间屋。
屋底你咱烦恼黑。烦恼黑。堂中我且燃灯烛。
这首元代王哲的《渔家傲·闲题》以生死轮回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生死轮回何太速”,直接揭示了诗人对生命短促、世事变迁的深深忧虑。接着,“改颜换百人难识”进一步强调了岁月流转中个体的易逝和难以辨认。
“有个风狂常自足”则转向了个人心境,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自我满足的态度,即使在孤独中也能逍遥自在。“常自足。逍遥处处孤眠宿”描绘了这种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脱离尘世,下文“愁煞诸公欢折哭”暗示了人间悲欢离合,引发人们的哀乐。“恰如堂下三间屋”,将人生的喜怒哀乐比喻为堂屋内的明暗对比,屋底的黑暗象征着烦恼和困扰,“烦恼黑”形象生动。
最后,“屋底你咱烦恼黑。烦恼黑。堂中我且燃灯烛”以明亮的灯火寓言,表明诗人虽然身处烦恼之中,但仍选择以智慧和乐观照亮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一种超脱而坚韧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生死、孤独、欢乐与烦恼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玉山宴坐移年月,锡杖承恩诣丹阙。
先朝亲与会龙华,紫禁鸣钟白日斜。
宫女焚香把经卷,天人就席礼袈裟。
禅床久卧虎溪水,兰若初开凤城里。
不出嚣尘见远公,道成何必青莲宫。
朝持药钵千家近,暮倚绳床一室空。
掖垣挥翰君称美,远客陪游问真理。
薄宦深知误此心,回心愿学雷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