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出东郊,缘溪剪草茅。
地分闽越界,天在夏秋交。
古洞鸣泉籁,晴烟隐树梢。
纳凉无此胜,吾欲结新巢。
骢马出东郊,缘溪剪草茅。
地分闽越界,天在夏秋交。
古洞鸣泉籁,晴烟隐树梢。
纳凉无此胜,吾欲结新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官员前往东巡避暑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和内心的宁静。首句“骢马出东郊”,以马匹的行进引出旅程的开始,简洁有力。接着“缘溪剪草茅”一句,生动描绘了沿溪边清除杂草的景象,既展现了劳动的场景,也暗示了对环境的尊重与美化。
“地分闽越界,天在夏秋交”两句,巧妙地将地理与季节融合,不仅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和谐。接下来,“古洞鸣泉籁,晴烟隐树梢”描绘了洞穴中泉水潺潺,晴日里轻烟缭绕于树梢之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纳凉无此胜,吾欲结新巢”表达了诗人对于此处避暑之地的喜爱,以及想要在此建立居所的愿望,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濲水偶逢,西湖久客,今日君来。
喜锡杖能携,破除烦恼,荷衣初制,摆脱尘埃。
八角池边,白鸥园上,一曲春词对客裁。
念林翁,似山阴野客,兴尽船回。城南有个茅斋。
爱竹里、柴门临水开。
更细路穿松,最宜踏雪,小桥跨涧,偏称观梅。
王氏堂槐,宝家庭桂,一任天公为我裁。
且约君,向武夷九曲,长笑徘徊。
愧馀生,背孀母,孤儿默泣。
哀哀寸草,未报春晖百一。
黯风尘,卅年轻换鬓丝白。城北。
旧家山,料尚有,儿时居宅。
朦胧乌桕,微颤东溪月色。
曾几番,抱书愁傍寒机侧。凄恻。
永负慈恩,外家闻见,还说依稀记得。
记柳岸霜疏,夜乌啼急。
秋卢耐晓,正淹梭泪尽,血飘残织。
望断南云,墓草林楸,空剩荒寂。
待更牵衣,索乳何从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