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入松·其九月湖》
《风入松·其九月湖》全文
明 / 高濂   形式: 词  词牌: 风入松

天空云散月千山。四望青蓝。

金波涤荡平湖影,照幽林、钟磬声闲。

蓑笠何人把钓,楼台有客凭阑。锦裙同得此时看。

雾湿云鬟。玉粲珠辉琼海夜,澹悠悠、水冷烟寒。

松顶风摇鹤唳,山头犬吠僧还。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濂的《风入松·其九月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夜晚画面。开篇"天空云散月千山",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月光洒满群山的开阔景象,云彩散去,月色如洗,显得天空格外明亮。接着"四望青蓝",进一步渲染了四周环境的深邃和宁静。

"金波涤荡平湖影,照幽林、钟磬声闲",月光照在平静的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同时也照亮了幽深的树林,伴随着远处寺庙中悠扬的钟磬声,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氛围。"蓑笠何人把钓,楼台有客凭阑",则通过渔翁垂钓和楼台游客的悠闲身影,增添了生活气息。

"锦裙同得此时看。雾湿云鬟",将视线转向湖边,女子穿着华丽的锦裙,一同欣赏这美景,雾气轻柔地打湿了她的发髻,增添了一份朦胧美。"玉粲珠辉琼海夜,澹悠悠、水冷烟寒",运用比喻,形容月光如玉般皎洁,珍珠般闪烁,照亮了整个夜晚,湖面水汽弥漫,带着一丝丝凉意和寂静。

最后两句"松顶风摇鹤唳,山头犬吠僧还",以松顶上的风声和鹤鸣,以及山头传来的狗叫声,收束全诗,展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夜晚归来的僧人,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湖为中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的静谧、空灵,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高濂
朝代:明

明浙江钱塘人,字深甫,号瑞南。所著《遵生八笺》成书于万历十九年,对养生保健等方法,收辑甚备。另有《雅尚斋诗》。
猜你喜欢

门联

挂冠自昔曾骑虎;用力于今好画龙。

(0)

与黄山人孔昭林太守登卿登狼山支云塔

古塔名支云,岁月卒未纪。

苍茫见孤标,直插青天里。

山海拥金莲,乾坤落天柱。

四面刚风吹,白日不得止。

俯视飞鸟背,站站去如驶。

郡官破万缗,丹青焕如此。

秋光满扬州,旷然见千里。

雕甍触落日,丹槛吸溟澨。

脚下走鱼龙,眦前裂风雨。

吴楚几大邦,共此长江水。

阴气青濛濛,沧桑变无已。

回首问海若,登临复能几。

(0)

再题澄海楼壁

我有一勺水,泻为东沧溟。

无今亦无古,不减亦不盈。

腊雪难为白,秋旻差共青。

百川归茹纳,习坎惟心亨。

却笑祖龙痴,鞭石求蓬瀛。

谁能忘天倪,与汝共濯清。

(0)

正月初十日立春

青帝重阍当晓开,银蜍朱鸟共徘徊。

簪来胜綵三朝复,数尽阶蓂十叶才。

丰泽摘辛堆玉簋,慈宁献寿捧金杯。

漫言闰月迟时令,试看韶华衮衮来。

(0)

人境庐之邻有屋数间余购取其地葺而新之有楼岿然独立无壁南武山人为书一联曰陆沈欲借舟权住天问翻无壁受呵因足成之

半世浮槎梦里过,归来随地觅行窝。

陆沈欲借舟权住,天问翻无壁受呵。

偶引雏孙问初月,且容时辈量汪波。

湾湾几曲青溪水,可有人寻到钓蓑?

(0)

木樨花

绿叶层枝与桂同,花开蒂软怯迎风。

经年满院天香散,不待秋清八月中。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