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凤翔八观,并叙·其四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桂寺》
《凤翔八观,并叙·其四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桂寺》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昔者子舆病且死,其友子祀往问之。

跰?鉴井自叹息,造物将安以我为。

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

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

世人岂不硕且好,身虽未病心已疲。

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

当其在时或问法,俯首无言心自知。

至今遗像兀不语,与昔未死无增亏。

田翁里妇那肯顾,时有野鼠衔其髭。

见之使人每自失,谁能与诘无言师。

(0)
注释
子舆:人名。
子祀:人名。
跰?鉴井:形容病重步态不稳。
造物:指自然或上帝。
维摩像:佛教中的菩萨形象。
病骨磊嵬:形容病弱骨瘦如柴。
至人:道德非常高尚的人。
浮云:比喻无常、自由。
硕且好:强壮且喜好享受。
神完:精神饱满。
千熊罴:比喻强大的敌人。
俯首无言:低头不说话。
遗像:去世后留下的肖像。
田翁里妇:乡村的老人和妇女。
野鼠衔其髭:野鼠咬他的胡须。
翻译
从前有个叫子舆的人病重将死,他的朋友子祀去探望他。
他颤巍巍地望着井水,感叹造物主将如何安排我的命运。
如今看到古雕塑的维摩像,瘦骨嶙峋如同干涸的乌龟。
这才明白至人超越生死,身体如同浮云般自由自在。
世人难道不是强壮又喜好,但身体虽未病,心灵已疲惫。
这位老人精神饱满,内心有所倚仗,谈笑间能驱退凶猛的熊罴。
当他活着的时候有人向他求法,他低头不语,心中自有答案。
直到现在他的塑像沉默不语,与生前并无差别。
乡里的老农和妇人谁会理睬,有时只有野鼠咬他的胡须。
见到这尊塑像让人失神,谁能质问他这位无言的老师。
鉴赏

此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比昔日友人子舆病重时的情景与现今古塑维摩像的病态模样,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即真正的智者能够超越生死之境,内心的变化如同云卷云舒,不为世间琐事所动。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佛教中“无我”思想的领悟。

“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坚定与自信,即使面对千军万马,也能谈笑自如,这里的“此叟”指的是维摩诘,佛教典籍中的高僧,以其神通广大、智慧无边著称。

诗中还通过田翁里妇不顾野鼠衔髭的描写,强化了人生易逝、世事无常的主题。最后,“谁能与诘无言师”一句,则是对维摩像乃至佛法深奥难以捉摸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内心平和的心灵境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扇子诗·其五十九

数竿修竹荫庭宇,上有真禽百般语。

避人飞去却匆匆,惊落枝头夜来雨。

(0)

大雨水忧三堰决坏且念吾挺之在病无与共此忧者因走笔为问四首·其二

淫雨不止已及月,扊扅供衅无宿烟。

池蛙齐声振鼓吹,苔藓一色堆金钱。

(0)

三游洞

危磴俯寒水,阴崖擘苍烟。

上开冰雪窟,下垂珠玉渊。

何时雷斧手,拓此壶中天。

自然浑沌窍,不受百巧镌。

地胜集灵气,木石含清坚。

三子果谁欤,流辈孰后先。

我来叩玉扃,欲访云雨仙。

呼龙龙未醒,日高贪睡眠。

(0)

沉黎四首·其三

古屋云栖洞,深湖水拍桥。

吏閒知学稼,民乐自歌樵。

官监频添牧,蕃商不费招。

老夫便午睡,风恶任飘摇。

(0)

天彭受代迁静正堂以代者未到漫兴二首·其一

客宦去未得,山风来不迟。

东湖霜后冷,北斗夜深移。

老桧新翻叶,狂花故著枝。

忧时恐无补,祇益鬓丝垂。

(0)

感事·其七

踏碓村舂急,缲车并舍忙。

雀桃红缀吻,莺粟碧成囊。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