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游洞》
《三游洞》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危磴俯寒水,阴崖擘苍烟。

上开冰雪窟,下垂珠玉渊。

何时雷斧手,拓此壶中天。

自然浑沌窍,不受百巧镌。

地胜集灵气,木石含清坚。

三子果谁欤,流辈孰后先。

我来叩玉扃,欲访云雨仙。

呼龙龙未醒,日高贪睡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自然景观,充满了神秘与超然之感。开篇“危磴俯寒水,阴崖擘苍烟”两句,以险峻的岩石和低垂的寒流,以及阴森的山崖和缭绕的青烟,为读者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山谷景象。岩石旁边的水是如此之冷,山崖间弥漫着苍茫的云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未被世俗打扰的秘境。

紧接着,“上开冰雪窟,下垂珠玉渊”两句,则将这种景象推向了一个更加奇幻的境界。岩石之上似乎隐藏着冰雪构成的洞穴,而其下的深渊中则蕴含着如珠玉般珍贵的秘密。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心灵深处对于纯净与高洁追求的一种表达。

“何时雷斧手,拓此壶中天”两句,诗人似乎在期待着某种力量能够打破这种宁静,如同雷霆之力能够开辟出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这既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界中不可预测力量的敬畏,也可能是诗人内心对于突破现状、追求自由的一种渴望。

“自然浑沌窍,不受百巧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本真面貌的赞美,以及对任何人工雕琢的拒绝。这里的“自然”不仅指的是山水林泉,更是指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以下几句“地胜集灵气,木石含清坚。三子果谁欤,流辈孰后先。”则是对这片土地和其中的生命力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大自然中地、木、石元素的描写,表达了对于这些元素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的敬仰。

最后,“我来叩玉扃,欲访云雨仙。呼龙龙未醒,日高贪睡眠。”则是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敲开那通往仙境的大门,去寻找那些云游四海、不为世俗所羁绊的神仙。而“呼龙龙未醒,日高贪睡眠”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奈,以及对那种自由自在、超脱尘嚣的生活状态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棹歌行

芙蓉始出水,绿荇叶初鲜。

且停白雪和,共奏激楚弦。

平生此遭遇,一日当千年。

(0)

咏池中烛影诗

鱼灯且灭烬,鹤焰暂停辉。

自有衔龙烛,青光入朱扉。

映水疑三烛,翻池类九微。

入林如磷影,度渚若萤飞。

河低扇月落,雾上珠星稀。

章华终宴所,飞盖且相追。

(0)

巫山高

巫山高不穷,迥出荆门中。

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树杂山如画,林暗涧疑空。

无因谢神女,一为出房栊。

(0)

奉和武帝苦旱诗

阳山蛇不蛰,洳泽鸟犹攒。

暂息流膏雨,将似怨祁寒。

文衣夜不卧,蔬食昼忘餐。

洁诚同望祀,惟馨等浴兰。

江苹享上帝,荆璧奠高峦。

繁云兴岳立,蒸穴动龙蟠。

渭渠还积水,滮池更起澜。

(0)

和藉田诗

礼经闻往说,观宝著遐篇。

岂如春路动,祈谷重民天。

苍龙引玉轪,交旗影曲旃。

皮轩承早日,豹尾拂游烟。

地广重畦净,林芳翠幕悬。

青坛出长畎,帷宫绕直阡。

秉耒光帝则,报献重皇虔。

度谐金石奏,德厚歌颂诠。

三春润蓂荚,七月待鸣蝉。

鳐鱼显嘉瑞,铜雀应丰年。

不劳郑国雨,无荣邺令田。

是知躬稼美,兼闻富教宣。

(0)

闺怨诗

本无金屋宠,长作玉阶悲。

一乖西北丽,宁复城南期。

永巷愁无歇,应门闭有时。

空劳织素巧,徒为团扇词。

匡床终不共,何由横自私。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