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余独。
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
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
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
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余独。
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
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
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
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李太白(即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怀念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充满了超凡脱世之情。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这两句设置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虚寂堂似乎是诗人心灵的避风港,月光下竹影婆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情感。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泠然一词传达了水的清澈和心灵的澄明,这里暗示诗人希望借助自然之美来净化自己的内心,但又感到难以企及,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余独。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悲凉。
最后,"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则是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他通过比喻世道如同下棋,变化无常,无从追溯,而他所期待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等待灵修成果的境界。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透露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