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友李仲孙,饬身一何介。
被服古衣冠,昂然伟而怪。
开轩蓬户中,纫兰以为佩。
布袍揖公卿,脱帻卧江海。
方其得意时,天地不能碍。
荷锄入深林,剪薙发幽荟。
清芬动窗壁,蕙若连光彩。
君看紫绶翁,腰垂黄金带。
璜珩错琚瑀,印章如斗大。
步趋踏龙尾,锵然中音会。
岂如此香草,擢秀繁霜外。
秋风落万木,臭味久逾在。
我思轩中人,免食三斗艾。
梦寐欲见之,一往清鼻界。
我友李仲孙,饬身一何介。
被服古衣冠,昂然伟而怪。
开轩蓬户中,纫兰以为佩。
布袍揖公卿,脱帻卧江海。
方其得意时,天地不能碍。
荷锄入深林,剪薙发幽荟。
清芬动窗壁,蕙若连光彩。
君看紫绶翁,腰垂黄金带。
璜珩错琚瑀,印章如斗大。
步趋踏龙尾,锵然中音会。
岂如此香草,擢秀繁霜外。
秋风落万木,臭味久逾在。
我思轩中人,免食三斗艾。
梦寐欲见之,一往清鼻界。
此诗描绘了友人李仲孙的独特个性与生活态度。他以古朴的衣冠自居,举止不凡,既有高洁的品德,又不乏洒脱的风骨。他在蓬户之中,佩戴着兰草,穿着布袍,面对公卿能从容揖让,却也能在江海之间脱帽闲卧,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当李仲孙得意之时,天地似乎都难以束缚他的气度。然而,他更愿意在深林之中,手持锄头,修剪杂草,与自然融为一体。他的身上散发出的清芬之气,不仅触动了窗壁,也如同蕙草一般,光彩照人,长久不散。
对比之下,那些身着紫绶、腰悬黄金带,佩戴着大印章的官员们,虽然地位显赫,但似乎少了李仲孙那种从内心散发出的高洁与淡泊。他们步步紧随权力的龙尾,声音响亮,却少了李仲孙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与深邃。
诗人王庭圭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李仲孙独特人格的赞美,以及对那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纯净生活的向往。梦寐中,诗人希望能再次见到这位朋友,仿佛能感受到他那清新的气息,仿佛能与他一同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之中。
夏炎已云极,秋暑方自兹。
借居面西日,午后如烹炊。
主人爱敬客,架杉覆青枝。
赫日辟三舍,鲜飙汎沦漪。
高蝉亦好吟,振响流笙篪。
夜静明月出,疏影复陆离。
攲枕寝桃竹,露坐冠笋皮。
凡此暑中事,施之无不宜。
念我逃世难,过用恐祸随。
昔时半山老,畏热架条枚。
不知公相贵,清俭谅可思。
我本无家客,禄尽寿有遗。
得此已厚忝,衔感以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