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炎已云极,秋暑方自兹。
借居面西日,午后如烹炊。
主人爱敬客,架杉覆青枝。
赫日辟三舍,鲜飙汎沦漪。
高蝉亦好吟,振响流笙篪。
夜静明月出,疏影复陆离。
攲枕寝桃竹,露坐冠笋皮。
凡此暑中事,施之无不宜。
念我逃世难,过用恐祸随。
昔时半山老,畏热架条枚。
不知公相贵,清俭谅可思。
我本无家客,禄尽寿有遗。
得此已厚忝,衔感以成诗。
夏炎已云极,秋暑方自兹。
借居面西日,午后如烹炊。
主人爱敬客,架杉覆青枝。
赫日辟三舍,鲜飙汎沦漪。
高蝉亦好吟,振响流笙篪。
夜静明月出,疏影复陆离。
攲枕寝桃竹,露坐冠笋皮。
凡此暑中事,施之无不宜。
念我逃世难,过用恐祸随。
昔时半山老,畏热架条枚。
不知公相贵,清俭谅可思。
我本无家客,禄尽寿有遗。
得此已厚忝,衔感以成诗。
这首宋代诗人舒岳祥的《借居喜杉棚成》描绘了夏日炎热之后秋暑初来的景象。诗人寓居之处,面对西晒,午后酷热如烹煮食物。主人的热情好客,通过搭建杉木棚屋来遮阳,棚顶的青枝更显凉意。阳光强烈时,棚内仍有微风习习,水面泛起涟漪。高蝉在树上鸣叫,如同吹奏着竹管乐器,增添了夏日的生动气息。
夜晚,月光皎洁,稀疏的影子摇曳生姿。诗人或倚枕于桃竹床边,或露天而坐,感受着竹皮的清凉。诗人感叹,这些暑中之事皆适宜,但也暗含对世事纷扰的逃避,担心过于追求避暑可能带来祸患。他联想到半山隐士的节俭生活,赞赏其清廉之风,同时也感慨自己的境遇,身为寄居之人,能得到这样的庇护已是幸运,因此写下此诗表达感激之情。
园林春到杳无踪,恰似灵犀一点通。
胜著新题问花信,从头二十四番风。
口为祸之穽,异者同之分。
谁龙噤不语,兀兀如羁囚。
我岂好违俗,心未忘好修。
本不慕华显,宁有忮与求。
赵遥鹏鷃同,贫贱非所羞。
风涛涨平陆,驾予一虚舟。
未如泯机智,鸥鸟与之游。
吾今已得师,稽首漆园周。
昭觉芙蕖万炬红,马蹄无处避香风。
胜游似梦难重省,最忆琼酥点缀工。
屯云开宇宙,八表敛风尘。
猎德恢天纲,充庭诧蜀珍。
一编元佑学,双阙武林春。
赤汗青丝鞚,修途款问津。
共蜡登山屐,俄寻下水船。
到家人怪问,满袖挟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