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行春忆少年,落花门巷子规天。
高阳有路寻山简,兰若无人识大颠。
敝服悬鹑存旧赐,御香盈袖隐炉烟。
归来借得支公马,瘦骨如山不忍鞭。
老去行春忆少年,落花门巷子规天。
高阳有路寻山简,兰若无人识大颠。
敝服悬鹑存旧赐,御香盈袖隐炉烟。
归来借得支公马,瘦骨如山不忍鞭。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暮春述怀次韵(其三)》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回忆起青春岁月,感叹时光流逝。首句“老去行春忆少年”,直接表达了对往昔青春的怀念,春天的景色触发了对青春往事的追忆。
“落花门巷子规天”一句,通过落花和子规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接下来,“高阳有路寻山简,兰若无人识大颠”两句,借典故表达对友人或理想生活的向往,山简是晋代名士,大颠则可能指隐士,诗人渴望能像他们那样自在生活。
“敝服悬鹑存旧赐,御香盈袖隐炉烟”写诗人身着破旧衣物,但仍珍藏着过去的恩赐,以及御香的香气,暗示了他对过去荣华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淡然。最后一句“归来借得支公马,瘦骨如山不忍鞭”,诗人借支公之马来形容自己的清贫和坚韧,即使瘦骨嶙峋,也宁愿保持这份清高,不愿鞭策自己去追求世俗的荣华。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独特感悟。
芙蕖落片自成船,吹泊高荷伞柄边。
泊了又离离又泊,看它走遍水中天。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
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
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
蘋萍戏春渚,霜霰绕寒池。
浦沙连岸净,汀树拂潭垂。
年年此游玩,岁岁来追随。
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
鸿雁来紫塞,空忆稻粱肥。
乌啼倦依托,鹤鸣伤别离。
岂若此双禽,飞翻不异林。
刷尾青江浦,交颈紫山岑。
文章负奇色,和鸣多好音。
闻有鸳鸯绮,复有鸳鸯衾。
持为美人赠,勖此故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