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警》
《闻警》全文
明 / 张家玉   形式: 古风

妖氛日以逼,天子正宵衣。

我武岂不张,荷戈常苦饥。

仰给在东西,民力亦已疲。

四郊复多垒,患不独东时。

寄言肉食者,大厦谁当支。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家玉的《闻警》诗,通过描绘边疆战事的紧迫与国内民生的困苦,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和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

首句“妖氛日以逼”,形象地描绘了边境上敌情日益严峻的局势,犹如阴云密布,步步紧逼。接着,“天子正宵衣”一句,借天子夜不能寐,表达了国家面临危机时君主的忧心忡忡。

“我武岂不张,荷戈常苦饥”两句,揭示了军队虽有斗志,却因物资匮乏而难以全力应战的困境。这里既有对士兵生活条件艰苦的同情,也暗含对战争资源分配不均的批评。

“仰给在东西,民力亦已疲”进一步指出,军需物资的供给依赖于东西两方,而这种长期的紧张状态已经使得百姓劳苦不堪,民力疲惫。这不仅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也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四郊复多垒,患不独东时”则指出,战事不仅局限于东部边境,而是全国性的危机,四面楚歌,无处不在。这强调了战争的全面性和紧迫性。

最后,“寄言肉食者,大厦谁当支”一句,直指那些掌握国家权力的高层官员,呼吁他们要意识到国家的危难,思考如何支撑起国家的大厦。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统治阶层的讽喻,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深沉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一首反映时代特征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让人感受到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张家玉
朝代:明

张家玉(1615-1647),字元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明末清初“岭南三忠”之一。
猜你喜欢

读惠山若冰师集因题故院·其四

阴阴垂露迹,苔壁几年书。

种树青松老,传衣白发居。

字工穷八体,诗律继三闾。

岂是多年学,真空任性馀。

(0)

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其二十三筑城

一心能感众心齐,铁瓮高吞剑阁低。

多上散花楼上望,江山供尽好诗题。

(0)

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其八磻溪

刻石书踪妙入神,一回窥览一回新。

况能早遂王师业,桃李终成万代春。

(0)

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其七练兵

陇水声秋塞草閒,霍将军暂入长安。

太平天子怜才略,曾请陈兵尽日看。

(0)

陪皮袭美陆鲁望重过鸟窠迹

重探灵迹到空山,山下茅庵几叩关。

不为白云招客屐,那教清境接人寰。

螺池水色经年静,仙岭松声镇日閒。

拟约高贤同结社,好移竹室住前湾。

(0)

所居即事六首·其一

南下丹阳一水湾,陋居瓢饮是希颜。

来为野鸟入春郭,去作溪云归夜山。

蓬鬓已衰言必贱,竹门虽立意无关。

陶潜惠远如相爱,朝访遗民暮却还。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