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皮袭美陆鲁望重过鸟窠迹》
《陪皮袭美陆鲁望重过鸟窠迹》全文
唐 / 魏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重探灵迹到空山,山下茅庵几叩关。

不为白云招客屐,那教清境接人寰。

螺池水色经年静,仙岭松声镇日閒。

拟约高贤同结社,好移竹室住前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皮袭美与陆鲁望再次探访鸟窠遗迹的情景,通过对空山、茅庵、白云、清境、螺池、仙岭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重探灵迹到空山,山下茅庵几叩关”开篇即点明了此次探访的目的地——空山中的茅庵,通过“重探”二字,暗示了此地曾有过多次探访的经历,而“灵迹”则赋予了这个地方神秘而神圣的气息。

颔联“不为白云招客屐,那教清境接人寰”进一步深化了对环境的描述,以“白云”象征着纯净与超脱,“清境”则代表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诗人似乎在说,这里之所以能保持其清静,是因为它不被世俗所扰,不为外物所动,从而与外界形成了一种隔绝的状态。

颈联“螺池水色经年静,仙岭松声镇日閒”将视线转向了具体的自然景观,螺池的水色常年保持平静,仙岭上的松树之声则在日常中悠然自得,这两句通过静态与动态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尾联“拟约高贤同结社,好移竹室住前湾”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志同道合之士共同生活在此的美好愿望,这里的“高贤”不仅指品德高尚之人,也暗含了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朋友一起建立一个精神家园,过上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心灵得以栖息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和精神家园的渴望。

作者介绍

魏朴
朝代:唐

魏朴,唐文学家。朴一作璞,字不琢,常州人,唐末吴中名士。才高志旷,居舜过山下,杜门苦学二十余年,人称“魏处士”。朴工诗文,与皮日休、陆龟蒙等人交甚笃,诸人唱和之诗,后辑成《松陵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全唐诗外编》补其诗三首。
猜你喜欢

送黄山人游武林一首

言命嵇生驾,钱塘访物华。

香街接垂柳,绣户杂衔花。

刹映湖中寺,帆停海上槎。

帝乡今异古,姬馆客犹家。

山自城心起,江于国背斜。

奏杯应泻月,振策即凌霞。

岭树时妨盖,园莺不避葭。

桃源倘沿棹,归定武陵誇。

(0)

赋得阳台一片云一首

霭霭更萦萦,天边断复并。

雨含辉觉重,风度影逾轻。

晓驻歌梁色,宵行梦楚情。

若看流不返,游子惜徂征。

(0)

月咏十五首·其十一

一岁天边桂,茅斋十二生。

照余真过驷,怜尔亦浮萍。

今古移尘世,东西厌海声。

迟迟如恋客,不肯堕寒城。

(0)

谒仲雍墓一首

荒原寻古墓,松桧翳祠幽。

借问临诸夏,何如此一丘。

衣冠开国俗,俎豆继春秋。

千载怀清德,彷徨过客留。

(0)

赠无爱上人自南海来求山栖一首

师也丛林秀,嘉年截爱河。

无生成般若,不染出娑婆。

珠性明浮海,云山照宅阿。

谈玄排二语,高坐未能过。

(0)

怀五岳五首·其五恒岳

玄岳留青塞,迢遥未得攀。

虎风吹桂绿,龙月照芝斑。

棋石春台静,琴空暮岭閒。

毋禽烦报语,行觅雁门关。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