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也丛林秀,嘉年截爱河。
无生成般若,不染出娑婆。
珠性明浮海,云山照宅阿。
谈玄排二语,高坐未能过。
师也丛林秀,嘉年截爱河。
无生成般若,不染出娑婆。
珠性明浮海,云山照宅阿。
谈玄排二语,高坐未能过。
这首诗以“赠无爱上人自南海来求山栖一首”为题,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僧人形象,其在丛林中显得尤为出众,年岁虽长却能截断世俗的爱欲,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首句“师也丛林秀”,赞颂了僧人的独特魅力,如同在丛林中绽放的花朵,引人注目。接着,“嘉年截爱河”进一步描绘了僧人年岁虽长,但心灵纯净,如同截断了爱欲的河流,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无生成般若,不染出娑婆”两句,表达了僧人拥有智慧(般若),能够洞察世间万象,而不被世俗所染,保持内心的清净与纯净。
“珠性明浮海,云山照宅阿”运用比喻手法,将僧人的智慧比作明亮的珍珠,即使在广阔的海洋中也能照亮前路;同时,云山象征着僧人内心的广阔与深邃,如同云山之光照亮了宅阿,寓意着智慧的光芒照亮了内心的世界。
最后,“谈玄排二语,高坐未能过”点明了僧人善于谈论玄妙的道理,言语简练而深刻,即使坐在高处,也难以超越其智慧的深度。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僧人超凡脱俗的境界和智慧的光辉。
李黄岩,疏眉瘦体满臆秋崭崭。
似厌分符涧谷底,折腰督邮面皱须毵毵。
竟骑鲸鱼上天去,帝悯人间留不住,乃令笔底飞墨如云雾。
王维郑虔本有素,早年临摹米颠海岳图。
黄岩非有颠非无,庵空月落山木拥,是中疑有穷猿呼。
二子风流俱不泯,宝月夜夜生珊瑚。
大风吹沙扬飞云,五溪白昼缠妖氛。
鼎民澒洞走无路,何人靖难收奇勋。
捍城惟称纳太守,杀贼惟数王将军。
将军行年未五十,上马挥戈勇无敌。
岛夷振动江水翻,日昃不令走一贼。
将军亦是人中雄,一日过我淮之东。
腰间宝刀血不灭,提出歘忽生悲风。
楼船载得诗千首,不羡黄金高北斗。
刻向武陵山上头,诗与英名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