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黄岩,疏眉瘦体满臆秋崭崭。
似厌分符涧谷底,折腰督邮面皱须毵毵。
竟骑鲸鱼上天去,帝悯人间留不住,乃令笔底飞墨如云雾。
王维郑虔本有素,早年临摹米颠海岳图。
黄岩非有颠非无,庵空月落山木拥,是中疑有穷猿呼。
二子风流俱不泯,宝月夜夜生珊瑚。
李黄岩,疏眉瘦体满臆秋崭崭。
似厌分符涧谷底,折腰督邮面皱须毵毵。
竟骑鲸鱼上天去,帝悯人间留不住,乃令笔底飞墨如云雾。
王维郑虔本有素,早年临摹米颠海岳图。
黄岩非有颠非无,庵空月落山木拥,是中疑有穷猿呼。
二子风流俱不泯,宝月夜夜生珊瑚。
这首元代诗歌描绘了李黄岩这位画家的独特风采。"疏眉瘦体满臆秋崭崭"形象地刻画了他的清瘦面貌和深沉的艺术情感,仿佛秋天的峻岭般峻峭。他似乎对尘世官职有所厌倦,宁愿像骑鲸鱼升天那样追求艺术的极致,这表达了他对自由创作的向往。
诗人提到李黄岩的画技受到王维和郑虔的影响,尤其是米颠(米芾)的海岳图风格,但他并非单纯的模仿,而是有自己的创新与突破。他的画作在空寂的庵堂中,月色下山木环绕,仿佛能听见穷猿的哀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情感深度。
最后,诗人赞美李黄岩的艺术精神永存,他的作品如同夜夜生出的珊瑚,璀璨夺目。整首诗以艺术为主题,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画家的独特个性和艺术成就。
丁字畦边,见一带、阴阴夏木。
扶疏甚、钓丝斜漾,菱丝大熟。
莺暖鮰鱼新上市,草香蚕子齐登簇。
喜炊烟、一缕袅江边,燃湘竹。茭鸡唱,溪流足。
姑恶叫,山光绿。听樵歌正断,渔歌又续。
泥滑妇愁微雨馌,村深儿趁朝凉读。
更柳塘、吹起牛风,波如縠。
六萌未驾,忽琼枝摧折,夭桃零落。
留得崔徽风貌在,相见丰姿如昨。
十载天涯,浮萍风絮,苦恨郎情薄。
深宵篝火,书成谁付鸾鹤。
从此天上人间,生离死别,一样情怀恶。
子夜歌成肠已断,休唱丁娘十索。
最苦金闺,年年压线,都为他人作。
埋香何处,白杨衰草城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