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六》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六》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丁字畦边,见一带、阴阴夏木。

扶疏甚、钓丝斜漾,菱丝大熟。

莺暖鮰鱼新上市,草香蚕子齐登簇。

喜炊烟、一缕袅江边,燃湘竹。茭鸡唱,溪流足。

姑恶叫,山光绿。听樵歌正断,渔歌又续。

泥滑妇愁微雨馌,村深儿趁朝凉读。

更柳塘、吹起牛风,波如縠。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六)》描绘了江南夏日乡村的生动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先,“丁字畦边,见一带、阴阴夏木”,开篇即以“丁字畦”点明地点,暗示着农耕生活的场景,而“阴阴夏木”则描绘出夏日树木茂盛、绿意盎然的景象,为整首词营造了清新宁静的氛围。

接着,“扶疏甚、钓丝斜漾,菱丝大熟”,通过“扶疏”二字形象地展现了枝叶繁茂的景象,而“钓丝斜漾”与“菱丝大熟”则分别描绘了垂钓者悠闲自得的情景和菱角丰收的喜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富饶。

“莺暖鮰鱼新上市,草香蚕子齐登簇”,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夏日乡村的生机勃勃。莺鸟在温暖的阳光下欢快地歌唱,新鲜的鮰鱼上市,草地上弥漫着浓郁的草香,蚕子成簇,展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喜炊烟、一缕袅江边,燃湘竹”,炊烟袅袅升起,与江边湘竹相映成趣,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茭鸡唱,溪流足。姑恶叫,山光绿”,茭鸡的鸣叫声与溪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山色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些声音和景色共同构成了夏日乡村的生动画卷。

“听樵歌正断,渔歌又续”,樵夫的歌声刚刚消逝,渔民的歌声又接踵而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泥滑妇愁微雨馌,村深儿趁朝凉读”,妇女担心雨天影响送饭,孩子们趁着清晨凉爽读书,这些细节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充满了人情味和教育的重视。

最后,“更柳塘、吹起牛风,波如縠”,柳塘中吹起了牛皮般的波纹,形象地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美和和谐感。

综上所述,《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六)》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夏日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富饶,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生活气息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柬金秀才幼孜

令誉常从早岁闻,麟经学问独超群。

篝灯寒听清宵雨,觅句晴看白昼云。

未向月宫攀古桂,先从泮水采香芹。

交游幸遂论心乐,尊酒常同坐夕曛。

(0)

秋风三叠题德邻家所藏画三首·其一

江南七月秋风起,吹动白云千万里。

洞庭木落波影寒,天外冥鸿饥欲死。

男儿生无所成良可叹,出门荆棘行路难。

酒酣拔剑为起舞,满堂星斗光阑干。

呜呼一叠兮秋夜永,碧梧为我飘金井。

(0)

读左氏新作

林生本知友,劳子及神交。

螭蟠或在野,凤翥乍升朝。

文收艺苑实,思拥学江涛。

怀人对新制,客城寒漏遥。

(0)

重至邳州

寥落古邳州,州城乱后修。

青徐开野色,沂泗入河流。

月冷孤桐夜,风高磬石秋。

从来爱登览,况复是重游。

(0)

淮安月夜

处处南风藕自香,人烟多处是山阳。

两城对垒车轮小,一水中流衣带长。

哀怨昔曾歌布粟,盛衰元不问金汤。

今宵偶作淮东梦,无柰月明思故乡。

(0)

秋日杂题·其八

万里归心折大刀,三军何日解征袍。

不如归吃南中饭,绿芋红鳞紫蟹螯。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