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飞锡度江城,林下相逢眼倍明。
老子岂能知药性,阿师宁独擅诗名。
江风满座筼筜合,石雨侵墙薜荔生。
莫把旧家无孔笛,月明吹作凤凰鸣。
何年飞锡度江城,林下相逢眼倍明。
老子岂能知药性,阿师宁独擅诗名。
江风满座筼筜合,石雨侵墙薜荔生。
莫把旧家无孔笛,月明吹作凤凰鸣。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奉答道林书记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隐逸与文人雅集的画面。首句“何年飞锡度江城”,暗示了道林书记可能是一位出家人,乘锡杖过江而来,增添了神秘与历史感。次句“林下相逢眼倍明”则写出诗人与书记在幽静的林下相遇,眼神交流中透出智慧的光芒。
第三句“老子岂能知药性”,以老子自比,表达了诗人谦逊的态度,暗示自己并非医药专家,但对书记的博学多识表示敬佩。第四句“阿师宁独擅诗名”,将书记比作擅长诗歌的大师,赞美其文学才华。
第五、六句“江风满座筼筜合,石雨侵墙薜荔生”描绘了聚会环境的清幽,筼筜竹林随风摇曳,墙上薜荔生长,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最后两句“莫把旧家无孔笛,月明吹作凤凰鸣”,诗人提醒书记不要忘记过去的时光和才情,月下吹笛,仿佛能唤起凤凰之音,寓意着高雅的艺术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场景和对话,既表达了诗人对道林书记的敬仰,也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风雅生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昨冬冱寒时,方舟同入越。
君望赤城霞,我弄耶溪月。
月出香垆峰,光摇东海雪。
美人吹紫箫,一曲梅花发。
梅花犹满林,君唱怀归吟。
未游云门寺,遽别天姥岑。
可怜双白鹤,相送吴江浔。
冉冉芳春晚,桃李皆成阴。
贫女无刀尺,谁裁鸳鸯衾。
素丝亦易染,孤凤难为音。
愿言秉贞洁,黾勉同我心。
凤凰卵不完,一朝巢倾覆。
君舅已国殇,君姑亦无禄。
两雏羽未成,啾啾在沟渎。
大雏乃儿夫,弋人慕其肉。
妾父为朱家,任侠轻金玉。
努力救遗孤,恩义一何笃。
君子怀父冤,水深伤独漉。
妾亦愿损躯,报雠持剑槊。
雄儿命苦屯,郁郁居林谷。
皇天何不仁,不念鞠子哀。
不念我君姑,白发方摧颓。
魂魄今越散,逢祭时一来。
我魂在姑前,朝见姑泪涟。
我魂在夫侧,暮闻夫叹息。
稚女未成人,殡宫日匍匐。
我欲乳遗孤,鬼伯相摧逼。
儿寒姑与衣,儿饥姑与食。
劳苦今惟姑,姑将无气力。
谁割我孝慈,皇天不与直。